本文章共
2页,当前在第
2页
上一页 [1] [2] 监督检查,并对各肉类经营网点进行巡环检查,确保广大市民吃上“放心肉”。对各肉类经营网点登记注册,对没有检疫证明上市销售动物产品及病害肉行为的,坚决制止并给予严厉打击。其次是加大对违法违纪行为的查处力度,严厉查处逃避检疫和运输、加工、贩卖贩运病死动物及动物产品的违法行为,严格控制疫病流入我县。按照《动物防疫法》的要求对病死或死因不明
动物加大了监督检查工作,共出动检查80多车次,查获24只病死死因不明的羊,共处罚金5000余元。第三是加大屠宰场(点)、饲养场(户)、孵化厂、动物诊疗室监督检查工作力度,认真做好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
二是加大投入品管理,规范市场秩序。为将我县行政区域内兽药饲料经营、动物诊疗监督工作上一个新台阶,使经营使用的兽药安全有效,真正起到治疗、预防、诊断动物疫病的目的,我们组织开展了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活动,主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大兽药、生物制品经营使用环节的监管力度。截至目前,**县畜牧兽医局检查了兽药经营单位8家,动物饲养场5个,检查兽药品种15个。查处过期失效兽药6瓶,全部予以销毁。二是加大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经营和使用环节的监管力度。共检查饲料、饲料添加剂经营企业7家、规模饲养场4个。通过以上措施,使我县行政区域内兽药、饲料质量合格率达到80%以上,兽药、饲料标签和说明书合格率达到95%,兽药gsp和gmp标准率达到100%,违禁药品检出率降低在0.1%以下,药品残留测出率降低在0.5%以下。三是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生鲜乳专项整治行动。对生鲜乳收购站的基础设施、卫生条件、机械设备、检测手段、操作要求、人员素质等进行全面监督检查,严厉打击生鲜乳生产、收购和运输环节违法添加三聚氰胺等有毒有害物质的行为,提高生鲜乳质量安全水平。
4、发展规模养殖,探求畜牧业发展思路
我县在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地域优势等条件的基础上,加大龙头企业建设,以发展标准化规模饲养小区、培植规模大户为重点,提高畜产品加工开发能力,做大做强畜牧业的发展思路。在奶业方面突出 “四个重点,实现四个转变”。一是突出以提高奶牛品质为重点,实现由过去注重追求量的扩张,向质、量并举的转变,促进牛群产量和鲜奶质量的同步提高;二是突出以抓好奶牛饲养小区和规模场(户)建设为重点,实现奶牛生产向规模化方向的转变,促进生产方式的集约化、自动化、规范化;三是突出以抓好奶业协会和相关奶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为重点,实现由养殖户的单打独斗向奶业经济联合体的转变,促进养殖户现代生产经营管理机制的建立和形成;四是突出以提高产品质量为重点,实现传统饲养模式向标准化生产的转变,促进生产效益的全面提高。
5、开展科技培训,提高畜牧业技术水平
今年上半年我县紧紧围绕养殖户、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生产,作好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推广和服务。同时借助春季动物防疫和“科技三下乡”的机会我们及时派出业务骨干深入生产一线对殖大户进行技术指导,帮助制定各项技术规范,有针对性地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养殖户的科技素养和饲养、防疫等技术的实际运用能力,从政策、法规和市场信息、技术信息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帮助养殖户开拓市场,促进产销对接。今年上半年开展形式多样的技术培训30多期,各种电视讲座3次,发放技术资料5万余份,受训农民达3000多人次。通过技术指导全面提高了养殖户的技术水平,提高了养殖效益。
三、存在问题
当前,畜牧业发展的总体势头良好,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投入不足,畜禽良种繁育等基础设施总体薄弱。二是畜产品安全问题突出。畜牧业饲养方式落后,违法使用饲料添加剂和兽药的现象还时有发生,畜产品质量难以控制;三是动物疫病防治问题仍然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四、下半年工作重点
1、指导思想
继续坚持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全省“五千万头生猪”和“千万吨奶”战略工程规划,以“稳猪、促禽、大力发展奶牛奶业”为方针,围绕促进畜牧业发展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强化科技推广,加快高标准畜禽养殖小区建设,狠抓畜产品加工流通和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畜牧业生产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2、工作重点
落实一个政策:即国家对农业的扶持政策。继续加大对养殖户的扶持力度,特别是加大对良种补贴的投入,要争取和落实好奶牛良种补贴、生猪良种补贴、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等项目建设。
寻求二项创新:一是服务方式创新,专家培训技术员,技术员培训养殖专业户,专业户培训大户,大户培训小户,努力提高养殖户的技术;二是养殖方式创新,推行生态健康方式,重点推行生物床养猪法。
实现三项建设:规模养殖场建设、龙头企业建设、畜产品加工建设。
争取四个提高:规模养殖比例、良种化比例、奶牛小区建设和专业合作社建设的提高。
开展五项行动:夏季高温灭源、秋季防疫、检疫市场集中整治、投入品专项整治、种畜禽管理专项整治行动
推广六项技术:高产奶牛饲养技术、青贮技术、无公害鲜奶生产技术、农户授精技术、三元杂交商品猪饲养技术、重大疫病防治技术。
3、主要措施
(1)做好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在搞好常年畜禽免疫、消毒工作的同时,要重点抓好秋冬季畜禽的突击免疫工作。要抓好猪、牛、羊w病和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猪瘟的全面普防,确保镇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要特别抓好城乡结合部、交通要道沿线等重点环节地区和种畜禽场、规模养殖场等重点区域的畜禽免疫工作,确保免疫质量和效果,保证全县无重大动物疫情发生。
(2)做好养殖小区建设工作。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规模适度、相对集中、人畜分居、规范管理、综合利用”的原则,引导农户向小区集结。突出发展规模养殖,着力推进畜禽规模养殖板块基地建设,力争我县新建的养殖小区达到高起点、高质量、高标准。进一步抓好现有规模养殖场或小区的完善配套工作,加强养殖场或小区的疫情防控设施建设,抓好市场信息、技术、产销服务和规范化管理工作。
(3)做好动物及其产品检疫工作。切实加强规模奶牛场和奶站的监管工作,实施畜产品安全源头管理。做好市场、产地检疫工作,加大对兽药、饲料等投入品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放心肉”、“放心奶”工程顺利实施。
(4)做好畜禽品种改良工作。全面提高品种质量,做到引种改良、淘汰改良、培育改良三管齐下,进一步优化我县生猪品种,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养殖效益。继续做好“奶牛良种补贴”、“生猪良种补贴”、“生猪良繁体系建设”、“标准化奶牛场(小区)建设”等项目的实施。
(5)做好龙头企业建设工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提高重视程度,把加快龙头企业建设作为推进畜牧产业化的重中之重来抓。二是紧紧围绕奶牛、肉牛、生猪、大鹅等主导产业,依托资源优势,创建龙头企业。三是加大政策扶持和综合服务力度,为龙头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四是坚持高标准,龙头企业要有规模、有效益、有品牌、有发展,引导生产、深化加工、开拓市场、搞好服务的功能尽可能要全,有较强的辐射带动力,从而把全县的畜牧产业推向高质量高效益发展的快车道,为“跃进全省十强县,建设和谐新**”做出应有的贡献。
(6)做好专业协会建设工作。全县要围绕奶业、肉牛、生猪等主导产业,加强畜牧业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中介组织建设,积极引导、扶持农民通过各种形式组织起来,创办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或成立行业协会,依法创立经营实体,通过规范化运作,使合作社、协会成为联系养殖户和加工企业的纽带,实现统一技术服务,统一投入品供应,统一产品销售,统一疫病防治,统一经营管理,使我县养殖业的组织化水平产生质的飞跃。
极品小厮修真记 八荒诛魔录 网游之机械狙击手 步步生莲 一剑惊仙 重生之官道 88nayishi88
本文章共
2页,当前在第
2页
上一页 [1] [2] 上一页 [1] [2]

[
返回上一页]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