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学年度教导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区教研室和校领导的指引下,学校教学工作以整体推进课程改革为中心,以教研组特色建设为抓手,促进教师群体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以课题研究实验为契机,推进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扎实有效地开展教学常规管理和各科教学研究活动,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努力打造学校品牌,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工作目标:
1、抓实教学常规,提升教学质量管理的有效性;
2、开展特色教研,促进教师群体专业化水平的成长;
3、深化课题实验,推进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抓实教学常规,提高教学质量
规范有效的管理是顺利实施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每位教师都要增强教师的规范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提高教学业务水平。
1、提高备课质量。
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精心的进行教学设计,新教师要重视规范,中年教师要有创新、有个性。各教研组在研究教材的同时更要研究学生,重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指导,突显学习方式的转变,所有开设的课程都要有书面备课。检查中将注重实用性、淡化迎检性,鼓励教师个性化、多样化的备课风格,强调教前、教后的修改与反思。
集体备课:教研组要加强对集体备课的研究,每学期至少进行4节单元研究课。集体备课必须是多位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充分研讨形成的教学方案,而绝非一人思考的结果。要求做到:定时定点、保证提前备课、确立主讲人、留有资料、注重实践。
区教育局文件《关于优化教学设计的指导意见》,教研组组织认真学习,学校11月进行优秀教学设计评比,装订成册。
2、加强课堂教学管理。
大力提倡向40分钟要质量,提高单位时间效益。各学科教师要进一步强化课堂常规管理,按照《虹桥小学课堂教学常规管理条例》执行。值日领导坚持每日抽查制度,有记录、有考核。
3、加强作业管理。
作业布置形式要“讲科学、重实效、严要求”,各科作业都要严格执行规范,时常与家长见面。教育学生认真书写,提高作业质量。教师及时批改、及时督促学生订正,并认真复批。
求同存异——大体相同的情况下凸显班级特色。
4、提倡课后反思。
反思是教师进步的阶梯。提倡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进行反思,提高教师的教学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青年教师每单元至少1篇高质量的教学反思或单元小结。并把其质量作为评价教师备课质量的重要依据。
5、检查与考核实行量化管理。
听课组每周随堂听课制度。听课组将大力开展随堂听课活动,加强对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时到位上岗、课前准备工作、有效阻止课堂教学、教师备课本等课堂常规检查。对在检查过程中的问题将直接与教师交流、记录。
教研组每月教学检查制度。以教研组为单位,每月(每月的最后一周,集中检查)坚持对教师备课、作业进行检查,将检查情况和改进意见及时记录、量化考核并反馈本人。教导处抽查。
教导处抽测制度。教导处将从检测实际教学情况入手,对语文、数学、综合学科,分别开展写字、诵读、作文,口算、应用题,知识竞赛等,组织教师进行评选考核、记录。10月:一年级拼音过关测试;11月:教师优秀教学设计评比;12月:2—6年级写字竞赛。
学校每学期抽测制度。学期结束,学校将对各年级进行期末检测,并选择一个年级作为抽测年级,实行单人单位考试,以检测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水平。
(二)、开展特色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各个教研组要充分发挥“教研”职能,通过“共享式的集体备课”、“探究式的课堂实践”和“专题式的学习讨论”等促进教师之间的互动。组内的教学研讨活动要做到“三个结合”:个体钻研与集体备课结合,个体实践与集体评课结合,个体反思与集体研讨结合,努力创建“优秀教研组”,浓化研究氛围,突显研究特色,提高教研组的整体研究能力与教学水平。期末评选优秀教研组。
1、教研组确立教研主题。
各个教研组在教研计划中确立研究专题,围绕专题有系列性地开展活动,做到有计划、有组织、有宣传、有记录、有一次对外的展示活动。对学校、教研组内开展的各项活动进行量化管理。
语文教研组。继续开展课外阅读实验,开展“好书伴我成长”活动。
数学教研组。二度跟进式教学研究、城乡互动教研、教师博客启动。
综合教研组。集体备课研讨、教学常规管理研究。
2、“我的课堂最精彩”课堂教学研讨。(9月24日前教研组长上报安排表)
教学开放周(展示课)。十一月的教学开放周中,将在教研组推荐的基础上,由教导处集中安排同课异构、师徒结对、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过关课、课题研究实验课等多种形式的研讨课,对全区开放,学校将邀请教育专家、兄弟学校教师进行指导、交流,促进教师对学科课程标准的内化。
走进课堂研讨课(教研组推课、研究课)。避开教学活动月开课集中的现象,由教研组协商每月推课2节,便于教师听课、评课。执教教师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同年级集体备课,设计教案,课后认真撰写反思及心得。教研组长负责安排好推课类型,上报教导处,并做好宣传及资料整理工作,作为优秀教研组的考核内容之一。
课堂教学研究月(常态课)。每人一节公开课。
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听课、评课活动,教研组长做好活动记录。每学期每位教师听课、评课节数不少于全校总开课数的1/3,本学科开课数的2/3,有记录、有评课意见获建议。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