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初中英语》在农村薄弱学校的应用
《牛津初中英语》新教材是按照“话题—功能—结构—任务”相结合的思想体系编排的,它是以话题为主线,以任务为主导,辅以功能和结构项目,从而达到有效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它的内容既联系社会生活,又比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富有时代气息,体现时代精神,符合《英语课程标准》精神。教材中将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意识等进行了有机的结合,作既紧密联系,又相互渗透,相互补充。本教材充分体现了当代外语教学的新思想,符合《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外语教学理念。它不但语言好,而且理念新,方法活。因而怎样有效的在课堂中使用这套教材,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口笔头交际能力、观察与想象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对我们广大老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给学生的学也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在农村薄弱学校,更是明显。在农村薄弱学校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对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不高。
在农村薄弱学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自身的学习目的不够明确,认为学英语无用,造成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不高,有的甚至不愿意学习英语,“我不出国,为何要学习英语”这种想法普遍存在,再加这套新教材对学生的要求较高,学生必须在学习了小学牛津英语3A到6B共8本书的基础上才能与7A衔接起来,才不会感到吃力。而广大农村小学根本没有开设英语课,或者开了也不重视,与没开一样,这就给农村薄弱学校的学生的学习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结果造成差生越来越多。差生存在着逆反心理,造成大面积掉队现象,严重地影响英语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二、老师综合素质跟不上
虽然教材在不断的更新,而有些教师的知识结构老套,知识陈旧,教法不变,有些教师上课不管什么教材千篇一律,照本宣科,没有抓住“精讲多练、善导自学、激发兴趣、师生和谐”这十六字方针教学理论,也就更谈不上Task-based Approach教学方法的使用了。“教法陈旧”,这就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了。这种情况对初中英语教学影响极大,危害甚重。这就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了,这种情况对初中英语教学影响极大,危害甚重。
三、农村薄弱学校的硬件条件跟不上。
1、学校没有一套配备齐全的多媒体。
牛津初中英语新教材是一套信息输入量较大的教材,而且所选内容很新,有些素材需要在多媒体的辅助下才能进行教学,因为有的东西对教师来说甚至也是第一次接触。这就要求学校起码要有一套配备齐全的多媒体,来帮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而实际情况是目前农村薄弱学校整个一所学校连一台配备齐全的多媒体电脑都没有,有的甚至连英语老师人手一台录音机都达不到,在短短的课堂45分钟内只能靠一支粉笔来解决如此大的输入量的教学内容,显然是不符合教学要求的,从而在完成教学任务方面肯定会打折扣。
牛津初中英语新教材不但内容新,而且信息输入量大,因此对教师的要求也有所提高。不仅要求老师是英语专业的,而且在教学过程中能熟练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而实际情况是在农村薄弱学校专业教师分配不均,有的一所学校三个年级仅有一名专业教师,那么就出现了体育老师教英语、政治老师教英语-----的现象。
那么,究竟怎样做才能改变这些现状呢?我觉的关键还是在于我们广大教师本身,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首先,教师要认真学习《英语课程标准》,明确英语课程的学习目的和任务。
《英语课程标准》中就英语课程性质作了详细的阐述,英语课程的学习可任务也作了详尽的表述。外语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练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而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是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次,教师要了解国际外语教学与研究的发展趋势
广大农村教师包括城市教师都要了解目前国际外语教学与研究的发趋势,从而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调整自己的教学模式与方法,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应该知道国际外语教学与研究的发展趋势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1)课程总体目标从单一的学科教育为目标向以全人教育为目标的转变;2)教学观念从重语言知识的传授向语言知识与技能并重的转变;3)教学模式与方法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转变;4)课程评价从单一的针对语言知识掌握程度的知识性测试向关注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多样化评价方式的转变;5)教育技术从简单的黑板粉笔向多媒体教育技术的转变;6)研究焦点从教什么向如何教的转变,从学什么向如何学的转变。只有了解形势,做到心中有数,才能自觉的去努力改变观念,去创新。
还有,教师要明白教语言最终是要教会学生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课程标准》所体现的语言观: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和交流工具,也是人们参与社会活动的重要条件。语言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知道学语言不仅仅是学语音、语法、词汇知识,也不仅仅是训练操作形式符号的技能,而是获取人与人交际的一种能力。能力不排除知识和技能,但是也不等于知识加技能,而是把知识和技能包容进去的、性质起了变化的综合体。
同样,我们英语老师教学生英语也不能只停留于教书本知识,而要做到既教技能,更要培养学生应用语言的能力,尤其是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不能只求表面会读、会写简单的词语和句子,而要教会学生怎样用语言进行交际,才是最终目的。
另外,教师要有综合运用教材,适当整合教材的能力。
牛津初中英语新教材内容广,词汇量大,选材面宽,题材新,如果能有多媒体辅助教学当然很好,但没有这个条件不代表就无法进行有效的教学,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能够根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