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教育方式是授学生以“鱼”,教师只要把教材上的知识原原本本教给学生,就算完成了任务。在人类生产力高度发展,新的知识急速膨胀的今天,这种教育显然已经落伍。于是,许多有识之士提出了“授之以渔”的观点,即教师在教学中要更加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就曾经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这是多么精辟地见解!的确,活的方法总比死的知识有用得多。学生一旦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不但在学生时期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在步入社会之后,对其终身学习和继续发展也有着深远影响,可谓受用一生!
“授之以渔”毫无疑问是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我们在此基础上,还能把它再推进一步:由“授之以渔”进而为学生提供捕鱼的“渔场”。教师教会学生探索知识的方法很有必要,而更为重要的是探索知识的过程。如果教师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条件、良好的环境,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过程,独立探索、获取知识,岂不更好?
在授给学生“渔场”的时候,教师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加强自学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于个人教育来说离开自我教育是不可思议的。”良好的自主学习、自我教育习惯是实现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之一,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课余时间,每当学生有发表意见的冲动或者产生新颖思想的时候,教师都应该及时加以强化,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研究的习惯,调动学生主体情感,激励和引导学生发挥独立思考的作用。
其次,培养预习习惯,引导学生善问。明朝科学家陈宪章说:“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长疑则长进。”学生是否善于质疑,勇于质疑,不仅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成效,而且还会影响学生学科能力的发展。为此,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教师要经常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并指导预习方法,下一节课对学生预习情况进行检查。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在反复强化中逐渐养成预习、质疑和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
爱因斯坦:“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每一个问题的提出,都闪烁着智慧的火花。因此教师要多引导学生动脑,少替代学生思考,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和自我质疑的习惯。
第三,摆正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教育教学中,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是紧密相连的。教师的导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不可缺少的条件,但是教师也不是绝对的权威。教师一定要放下架子做学生的朋友。学生希望同老师交流,那么,教师就应该利用一切机会与学生交谈,拉拉家常,说说心理话,师生关系才能亲近。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有了师生之间融洽的关系作为基础,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就敢于亲近老师,敢于大胆地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这样,学生的自觉学习的能动性就会得到充分发挥。
第四,开放课堂,鼓励学生自由探索知识。开放的课堂,更容易使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前苏联心理学家赞科夫说过:“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儿童作文丰富多采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其实,各门学科的教学都符合这个规律。开放的课堂,灵活的教学方法,自由的研究气氛,能使学生思维的翼翅尽情翱翔,从而产生出创造的火花。
鼓励学生自由探索,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过程,获得鲜活的知识,这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极其重要的。布鲁纳说:“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探索也是其他学科的生命线!对于一些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如物理、化学、生物等,多让学生动手是很有必要的。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起着两方面的作用: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创造的聪明的工具,变成思维工具和镜子。”多动手,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第五,赏识学生的表现,正确评价学生的观点。教师不失时机的对学生的良好表现加以赞赏,让学生体验成功,是激发他们表现欲、创造欲、发展独立人格的灵丹妙药。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他没有感到自己作为一个创造者的自尊感,如果他不能自豪地抬起头来走路,那么,所谓个性是不可思议的。”在课堂上,教师要千方百计地让学生体会到创造的自尊感。
对学生观点的评价,要尽量发现其可取之处,以表扬为主,策略地点出错误的地方。
第六,提供充足的材料,为学生创设获取知识的广阔空间。教师给学生“渔场”,而“渔场”中没有鱼是不行的。教师必须精心备课,结合教学目的,围绕教学内容,为学生准备充足的学习材料。这样,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才有足够的资料,以供阅读、研究、参考、证明。另外,教师还要善于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科学合理地运用多媒体、图书馆、阅览室等,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条件。
新的教育理念,必须有新的教学模式与之相适应。在授给学生“渔场”的观念之下,我们可以选择和建构以下两种课堂教学模式:
1、自学辅导教学模式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卢仲衡教授根据美国程序教学倡导者斯会纳关于“小步子和及时强化”原理,运用学习心理学中“适当步子的原则、即时反馈的原则、铺垫原则、直接揭露本质原则、从展开到压缩原则、变成复习原则、按步思维原则、可递性联想原则”等,把传统课堂教学的以教师讲授为主,变为在教师指导、辅导下以学生自学、自练、自检、自我探究、相互讨论为主。形成了“启(发)(阅)读、练(习)、知(“当时”知道结果)、(小)结”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快者快学、慢者慢学,使学习类型不同的学生都能在自学能力上得到相应的提高。
2、尝试教学模式 。尝试教学法始于80年代,上由邱学华先生提出的。这一模式注重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结合,以“学会学习”理论为依据,以发展学生的智能为目标,以引导学生尝试探究为主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指导者、引导者,其主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学生提供探究所需要的材料,指导、帮助学生学习。同时,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其基本程序是:公示尝试题——自读课本——尝试练习——学生讨论——教师讲解。
这种模式有两个优点:一是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先练后讲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演练、体验,加速创造思维的发展;二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与学生互动,创造了一种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学生敢于向老师质疑。
在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教育也必须与时俱进。从“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对我们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进步,而在美国,教育已经发展到“授之渔场”的高度。让我们都行动起来吧,用新的教育理念武装自己,改革教学,在教育的百花园里开拓出属于自己的一块领地。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