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2人,就是多下了3人后车上剩下的人。
生2(不好意思地挠挠头):真可以做呀,我也会了。
正在我想再次结束这个题目时,我听见不知谁嘀咕了一句。
生4:那如果35人到站后剩下的人数,那车上原来有多少人呢?
师:生4真爱动脑筋,提出了这么个问题有12人上车,9人下车后,汽车上剩下35人。车上原来有多少人?大家能不能帮他解答。
生(抢着说): 35+12=47人,47-9=38人。
生:不对不对,26人是剩下的,不能这么做。
师:可是该怎么做呢?想想看我们可以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
生:让我们演一次坐汽车。
生:我们可以小组讨论一下。
师:那就让我们赶紧动手吧。
……
生:12-9=3人,是上车比下车多3人,35-3=32人,因为多上了3个人才会有35人,所以要减去3人。
生:我们也演了一下,发现剩下35人的话是下车9人后造成的,所以要加上下车的,35+9=44人,我们又发现44人是上车12人后造成的,所以要减去,44-12=32人。
评析:[生成资源指不是教师预先设计好,却在教学中产生的新的教学资源。在制定教案的时候,教师常常会从一些常规的角度去思考,去设计(有时也比较主观),但与现实的教学情境还有很大的距离,因为他们的思考中有许多的东西是成人所无法想象出的东西,也是教师所无法预设的。正如在本片断中,孩子们的问题的出现都是教师没有料到的。教师生成出符合学习实际的新教案,才能引导学生进入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情境中来。学生对生成的资源很感兴趣,因为是他们自己主动提出来的,因而整个学习过程是快乐的。]
思考: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我们的课堂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师主宰一切的局面,形成了可变的师生多向互动关系,形成了开放的课堂教学。在这个过程中,会促使课堂中多向,多种类型信息得到交流,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学生的认知、精神等得到有效的发挥。他们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意见和结论,而不是去揣度教师期望的标准答案,课堂上出现不同的声音,发生争论,引发进一步的思考,甚至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高见”和“高潮”,给师生带来一种意外发现的满足。那么,到底该怎样把生成的课堂变得美丽呢?
(一) 捕捉生成亮点
课堂中学生的回答往往会不经意地出现一些亮点。这些亮点是学生学习的顿悟、灵感的萌发、瞬间的创造,稍纵即逝。我们必须用心倾听、及时捕捉和充分肯定,让智慧闪耀光芒。老师的一句:“多么有创意的见解呀!”大家情不自禁地认同他,这样一来,其他学生也兴趣盎然。教师顺水推舟,随着讨论的进行,不时有同学举手,不时有新的想法产生。由于教师捕捉到的信息“价值不菲”,从而激活了其他学生的思维,迸发了智慧的火花。
(二) 学会尊重学生
课堂上,尊重学生的想法和看法,学生才得以畅所欲言。教师应该为动态生成的课堂提供适宜的环境。在教学中,教师不要以自身成人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思维,世界上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有独特的心灵世界.他们以自己的方法为最佳,即使这个方法是不正确的。以自己“发明”方法为快乐,即使这个“发明”不能称得上是发明。他们用各种不同的方式理解数学,用各种不同的语言诠释发现。而这一切,也许会让我们成人的眼睛迷茫,甚至不屑。我们应小心翼翼的呵护每个孩子的发现,让每个孩子都有表现的机会。
(三) 及时调整课堂
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手握的是已知的教材,面对的永远是学生未知的答案。我们不仅要学会发现学生动态生成的亮点资源,也要及时捕捉学生出现尴尬的问题所在。巧妙地挖掘其中的“问题”资源,通过分析、比较,学生自我探索、自我体验等方式,把尴尬化为一次新的学习。
因此,生成往往是学生不满足于本课时的学习目标而对该知识做出的自主探究,这种探究冲动在课堂教学中得到老师支持与否,对学生的学习发展可说影响深远。就象布鲁姆说的“没有预料不到的结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每一位教师都应努力地去促进更多的生成的东西,并及时的捕捉住智慧火花,让他绽放生命活力,使课堂教学因生成而变得美丽。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