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头诗与《江雪》
如东县栟茶中学 苏爱国
藏头诗又称藏头格,是将所言之事分藏于诗句之首。它不限字句,但也讲究韵律。
人们最熟悉的当数《水浒传》第六十一回“吴用智赚玉麒麟”中,吴用化装成算命先生骗卢俊义在墙上写的“反诗”。那就是藏头诗:芦花从里一扁舟,俊杰俄从此地游。义士若能知此理,反躬逃难可无忧。每句诗的第一个字连起来就是:“芦(卢)俊义反”。
藏头诗最大的优点是用藏头的方法,把原本难以表达的思想,暗藏于诗歌句首,变隐晦为直白,使人读后心领神会,易与理解。
唐代诗人柳宗元的《江雪》,是一首十分脍炙人口的绝句。从前我们在鉴赏这首诗的时候,对其思想内容和创造的意境的理解,总是从作者的生平到所处的时代以及创作风格逐一加以分析。虽然这样也能得出结论,但对这种结论的理解,往往要以一定的知识功底为基础,无疑增加了理解的难度。而鉴赏文章也常常有过多的挖掘微文大义之嫌。我们弄懂了《江雪》就是一首藏头诗。认识到这些,原有的麻烦就迎刃而解了。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江雪》: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我们把四句诗的第一个字抽出来,连成句就成了:“千万孤独。”
好一个“千万孤独”。明白如话的四个字,却蕴含着诗人万千难言情意:孤寂清高、傲然独立。诗人言浅而意远,用藏头的诗体道出心中情感:不仅仅是孤独,而且是千万孤独。由此我们可以断定此诗的主题是“孤独”。那么这一看法是否正确呢?我们不妨把这一主题与前人的分析比较。
吴小如先生在鉴赏《江雪》时这样写道:“这是一首押仄韵的五言绝句,是柳宗元的代表作。大约作于他谪居永州(今湖南零陵)期间。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精神上受到很大的打击,于是,他就借描写山水景物,借歌咏隐居在山水之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清高而孤傲的情感,抒发自己在政治上的失意的郁闷苦恼。……而诗人的主观的心情则显得比较寂寞,甚至有时不免过于孤独。……这首《江雪》正是这样。” 《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王明居先生也认为:“此诗作于永州司马寓所。画面描绘了雪封大地、人鸟绝迹、寒气逼人、寂寞凄清的境界,……突出地显示了他孤那峭冷峻、坚忍不拔的精神,反映了诗人被贬后孤寂的心情和不甘屈服的勇气。”《唐诗风格美新探》(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通过比较我们不难发现,把《江雪》看作藏头诗,是有道理的。不仅在对诗歌的理解上化烦琐为简易,直白地道出诗作的主旨,而且在对诗作内容的理解上也暗合前人。
通讯地址:江苏省如东县栟茶中学
邮政编码:226406
联系电话:4063912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