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丰市2005年中考复习工作会议交流材料
回顾过去 展望未来
——如何搞好05年中考语文复习工作
大丰市新丰二中 黄卫东
考试作为评价的重要的手段之一,其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教学水平的提高。现在中考语文命题的思路已从过去的“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因此,我们在总复习中,要着眼于语文能力的提高。既要系统复习三年来所学知识,又要关注生活,注意语文与生活的联系,要在一种动态的、开放的、主动的、多元的学习环境中学习语文,以训练读、写、听、说、思的能力。从而使学生适应现在的考试,考出理想的成绩,我们教师在指导学生复习时,既要对以往的试题进行梳理、总结、归纳,又要能对今年的命题趋势做出准确的预测。以提高复习质量。以下就对如何搞好今年的中考语文复习工作谈谈我粗略的看法。
一、2004年中考试题回顾
1、题量
2004年盐城市中考语文试卷共29题,总分为145+5分。其中积累与运用9题,30分;综合阅读19题,55分;作文1题,60分。从题型分布看,选择题5题,约占17%;填空题5题,约占17%;简答及表述题19题,约占66%。从分值分布看,语言积累与运用占20%,综合阅读占37%。作文占43%。
总体来说,试卷的难易度适中并具一定选拔功能,既注重考查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更注重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文言文阅读立足课内,向课外延伸;现代文阅读十分注重在阅读中理解,在阅读中感悟;半命题的作文题目,给了考生充分的自由发挥空间。
2、试卷的命题特点
①.注重实践能力 ,丰富语言积累。在“积累与应用”部分,试卷力求体现取材的时代性、应用性,注意结合社会的热点问题、焦点问题和科技发展的前沿成果,引导学生关注世界、人类和社会的发展。所取材料与生活密切相关,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很强的可读性。如第2、3、8题分别考查学生的近义词辨析能力和病句辨析能力,所取的材料都非常鲜活,涉及到了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无一不洋溢着浓烈的时代气息。
②.突出能力考查,发挥导向作用。试卷十分注意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主要集中在诗文名句的默写上,以及7、8、9三题对学生语文基本功的考查。
③.关注人文精神,体现地方特色。如科技文《盐城自然保护区》选自2004年第4期《科学大观园》,又如第8题把2004年5月下旬盐城刚举办的中国盐城首届茉莉花节暨经贸洽谈会设计为对话题,还有课外散文《爬上窗台的绿色》从文学角度入手,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积极蓬勃 、坚强向上 、乐于奉献 、执著追求。
④.强化语言表达,考查综合素质。试卷严格控制了客观题的比例,主观题中有的是语言表达题,有的是阅读简答题,除了内容正确外,还要求语言简洁,如第9、16、17、24、25、26题等题目。
⑤.切合标准要求,注重学科渗透。比如第9题对一幅中国电信图标的语言表述和广告词设计,题目涉及到信息技术等内容。
总之,试题在命题中非常注重与课本、与生活、与学生实际的有机结合,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题目,符合新课标“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所不在、无时不有”的理念。
二、2005年中考复习工作指导方法
回顾过去、总结规律、积累经验是为了指导今年的复习工作,以下就如何搞好今年的复习工作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积累与运用”板块
这一板块考核的目标是语言文化的积累及语言的实际运用。在“盐城市中考说明”中,这一板块共有11个知识点,大致可分为“积累”与“运用”两个部分。“积累”指常用字词,背诵默写、文学常识(包括“大纲”规定的课外阅读推荐书目)等;“运用”一般指词语(包括成语)的运用、改病句、变换或仿用句式、整理句序、口语交际、修辞手法的运用、标点符号的使用、语文实践活动等。这些内容在中考试卷中常常以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的题型出现。从这一板块考查内容及题型设置来看,较为实用的复习方法是按知识专题逐项进行。要夯实基础,特别是字词积累、背诵默写,应通过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的运用来掌握。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即不用名词术语考学生,涉及语法修辞等概念理解的试题如词类分析、短语结构、划分句子成份、划分复句、判断修辞方法等现在都已不列入考试范围了,但有关的知识也还要有所了解,因为在改病句、仿写句式等题型中,还会牵涉到相关的语法、修辞知识,只不过现在是从运用的角度来考查。
“口语交际”、“语文实践活动”则体现新教材的特点,强调实际的人际交往和语文与生活的联系。这方面的训练主要应集中在语言表述能力上,如“当众说话”、“参加讨论”、“讲述见闻”、“发表感想”等,要关注现实生活中的语言现象,如发手机短信,撰写广告词、广播稿、宣传标语、对联,看图表写说明文字,进行采访、调查活动,评说生活中的语言现象等。
(二)、“现代文阅读”板块
中考现代文阅读材料现在均取自课外,选材标准是文质兼美,意蕴深刻,体现人文内涵和素质教育导向。按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现代文阅读要“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路;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看法和疑问。重点评价学生对读物的综合理解能力,具体考查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要综合考查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近年的现代文阅读试题,已越来越重视对文章整体感悟能力的考查,而摒弃了那种相互割裂的、琐碎的命题形式。重在考查学生对整篇文章融合贯通的理解和把握能力,重在考查对文中信息的筛选、整理、理解、分析、综合能力。我们在总复习中,必须充分注意在新课程标准精神指导下这一命题思路的改变。
现代文阅读复习最忌讳的就是盲目地一味做题。必须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自己哪一方面的知识、能力有缺漏,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复习方案。一般的复习思路是:先根据“中考说明”中列出的各种文体知识复习要点进行系统的复习,先将这些基础知识复习透,在这基础上,着重突破五个考点(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可以运用课内外典型材料对这几点进行分项训练。从应试的角度讲,这几点训练到位了,考生才有一定的能力应对中考阅读题的考查。最后再进行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散文、小小说等各种文体的综合阅读训练。
要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实践。阅读的基础是语感,阅读的本质是理解,阅读的核心是领悟,阅读的价值是创造。现在中考阅读题更注重对考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关注考生在阅读表达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创新意识。开放题的设置,为考生提供了思考、探索和发表独立见解的空间,因此,我们在复习中,要将阅读吸收和阅读表达紧密结合。写读书笔记、佳作点评、读后感、内容简介、人物简评之类的短文,进行不同表达方式的训练,练就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在自由阅读中扩大视野,在读写互促中提高能力。
(三)、“古诗文阅读”板块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现代汉语的源头。学好文言文是继承民族优秀文化的需要,也是学好语文的需要。复习文言文的目标是:能阅读浅易文言文,诵读一定数量的名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理解文章(文段)所蕴涵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感情,了解文章的主要艺术特色和表达技巧。这里的“理解基本内容”,首先是理解词句,然后是理解文意。也就是说,文言文复习要强调“言”、“文”并重。
所谓“言”,指文言基础知识。如常见实词的词义(重在多义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词类活用)、常见虚词的用法(如之、其、于、而、以、为等)、文中重要语句的翻译、文言句子朗读的节奏划分、语气轻重等。所谓文,指的是文意的理解。从近年中考命题改革的趋势看,这方面的分值有所加大。有关专家认为,文言文阅读应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而非语法知识和语言分析能力。作为中考,文言文阅读只求通其意,而不求通其法。即以了解文意为目的,而不考查古汉语知识。
所以,我们在备考中,要注重多读多背,在理解全文内容基础上,整理、积累文言词句,增强文言语感。要运用多篇比较阅读的方法进行文言文阅读复习,词语、句子、篇章的内容、作者思想感情、主要写作手法等都可以比较,通过比较,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规律的把握。还应注重文言文翻译的训练,这是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一切的古汉语知识和古文化知识都可融汇于其中。
(四)、“写作与口语交际”板块
教育部关于中考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中考作文不设审题障碍,要淡化文体要求,鼓励学生写真情实感,鼓励有创意的表达。总的精神是中考作文试题开放度要加大,给考生以更多的选材、立意、选择文体自由发挥的空间。但一种倾向往往掩盖着另一种倾向。现在,写作的基本功训练有所淡化。所以,我们在总复习中,要特别注意以下三个问题:①写作不设审题障碍,不等于写作时不用审题;②淡化文体要求,不等于不要文体;③自由发挥不等于可以随心所欲,随意编造。一切的创新,都根植于深厚的基本功。必强加强写作基本功的训练,通过练笔或单项训练,训练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和准确、生动、得体的语言记叙所见所闻,表达所思所感。要从最基本的文体训练做起,举凡缩写、扩写、改写、续写、读后感、小评论及命题、半命题、话题作文、材料作文等多种作文训练形式均不可偏废,不抓写作基本功训练,写作能力的提高就是一句空话。
写作训练应先求合格,合格作文的标准有四:①符合文体特点;②内容符合题意,要充实;③结构要完整;④语言要通顺。再求“写好”,主要抓立意深、构思巧、选材新、语言好。这4点能突破其中一点,就有望达到一类卷。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要时时关注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现在的中考作文,国事、家事、校园事、窗外事、古今事,事事都可入题;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人口、环保、资源、网络、乃至伊拉克战争、非典疫情,件件皆可成文。关键在于,我们的学生,是否多一份激情,去关注时代;是否多一份理智,去感悟生活。一只眼睛要投向万紫千红的大千世界,另一只眼睛则要倾注于自己丰富充实的内心感受,唯其如此,才能拥有真情实感,才能写出文质兼美的文章,也才会有创意的表达。
(五)、“书写”板块
我们盐城市中考说明对书写的要求是:字体端正、书写规范、卷面整洁、格式正确,今年的5分书写分放在作文部分。我们在复习过程中要严格要求学生认真书写、按格式书写,在课堂上教师的板书要起到示范作用,千万不可随意涂鸦。
2005年中考语文总复习工作已全面展开,平时的复习效果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中考成绩,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因此我们切不可掉以轻心、容不得丝毫松懈,但我相信好的方法有很多,这里只是谈了个人的几点拙见,还请与会各位教师多多指点。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