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成功的横栏
----高考应试中值得注意的心理现象
陈京山
一、冲破黎明前的黑暗----“高原心理现象”的化解
许多参加过高考的过来人都有这样一个体会: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基础知识复习和专题训练,进入模拟考试阶段后,往往会突然感到很吃力,考试成绩下降或忽高忽低,难以找到解题感觉,一些考生因此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殊不知这是复习中的一种正常现象,也就是心理学中所谓的“高原现象”,这就好比一个人在爬一座高原(或参加长跑),有一段时间会感到非常艰难,连呼吸都困难,但爬上山顶,将是一马平川,柳暗花明。遇到这种情况,考生一定要相信自己的努力,坚持下去,定会度过难关,成功跨越黎明前的黑暗。
1、注意基础。避免“眼高手低”。考生要正确认识“高原现象”产生原因,不要被暂时的失败所击败,对存在的问题先从简单和基础入手,有计划地逐步加以解决,对较难的问题可以向老师和同学请教,力争过关,对特别困难的问题,要学会放弃。考生还要注意不要盲目到处找资料,注意排除各种复习资料和所谓的“内部信息”的干扰,认真研究《考试说明》和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做到心中有数,并注意充分发挥教材中知识形成过程和例题的典型作用,举一反三地加以推敲、延伸和适当变形,克服“眼高手低”的毛病,顺利度过复习阶段的极限期。
2、改进复习方法。不同的复习阶段,学习的内容与层次均有较大不同,需要采用相应的复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在后阶段要把重点放在总结反思,举一反三上,不可追求解题的数量和难度。如每次考试和综合训练后要做到三思:一思知识提取是否熟练:题目涉及到哪些知识点,涉及到哪些解题规律、技巧,在脑海中做到快速检索,直至能够熟练提取运用自如,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二思典型问题:从题型变换到审题技巧、思路概括、异题迁移等多个方面进行思考,建立解题模型,触类旁通。三思迁移深化:此题和哪些题类似或有联系及解决这类问题有何规律可循,此题还有无其它解法,养成多角度多方位的思维习惯,特别是此题所蕴含的解题思想方法,从根本上提升自己的素质。
3、针对“弱点”进行专门训练。后段时间还要注意针对自己的弱点进行专门训练。如针对考试中存在的问题,可以有计划地把历次考试和作业中存在的类似问题分类集中起来进行分析,逐个加以解决,同时对存在的问题和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专门训练,找类似的题来练习。注意不要做难题。高考主要是选拔性的考试,真正起作用的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极少量的高难题是为选拔高分段考生用的,每年的得分率极低,实质上形同虚设。所以现在不应该也没必要再研究难题,只需反复研究做过的题,尤其是那些多次做错的题,分清错误原因,务必要分清错误类型(如知识缺陷型、解题策略型、不良习惯型、心理素质型等),增强防范意识,并切实掌握正确解法,看看现在再做时能否顺利解决,以免重蹈覆辙。
二、远离“克拉克”----考试怯场心理的预防
“克拉克”现象是一种平时训练水平高、成绩好的运动员在比赛场上屡屡失常的现象。一位名叫克拉克的澳大利亚长跑健将,1963年至1968年曾17次打破世界纪录,他在其运动巅峰期曾经历过两届奥运会,然而却都因发挥失常与金牌失之交臂。后来,人们便以他的名字来形容在重大比赛和考试中的失常现象。“克拉克”现象也叫“怯场”,这是很多同学在考场上容易出现的问题,在复习备考的最后一段时间,同学们要注意培养自己的应试心理素质,克服各种怯场症状,避免前功尽弃。
1、保持积极良好的自我认识。考生虽然在某些方面存在个体性差异,但整体上一般不存在智力问题。因此,考生要客观地分析课业成败的原因,建立积极的自我能力信念,特别是要多同老师交谈,多从主观上找原因,正确看待考试分数,从实际出发合理确定奋斗目标,以一颗平常心冷静应考。同时,在模拟考试和高考中不要想考试成败有关的问题,集中精力去解题,只要能做到临阵不慌,思想上没有包袱,就能发挥正常水平。
2、合理确定后期复习计划。高考复习有其阶段性,要科学安排复习时间,“因人而异”地制定复习计划,不可盲目到处找题做题,打“疲劳点”。如英语学科考生的知识结构已基本定型,客观题的解题能力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提高,而考生解主观题的能力一般处于较低水平,且这种状况通常可以通过短期训练来改善。因此,考生复习的基本方向应从平时侧重客观性练习调整到侧重主观部分的练习上来。
3、注意考前的放松与休息。考生要学会科学用脑,保持心理健康,各门功课穿插复习,休息的时候听听音乐、唱唱歌、看看绿树、闻闻花香、做做操、散散步呼吸新鲜空气,这些方法有利于大脑健康,提高复习效果。有一些学生往往认为考前更应争分夺秒,加班加点,以致于自己得不到足够的休息与调节,造成不应有的紧张。越是临近高考,考生越要注意身心健康,而保持足够的睡眠与运动量,确保以旺盛的精力和较高的效率来进行复习应考。
4、及时清理,尽力消除不安因素。考生在考前一段时间,注意不要一味钻研难题,穷于应付,这不仅易产生疲劳和厌倦,而且容易陷入考试上的“高原现象”,使自己丧失学习信心。这一段时间的重点是认真做好清理工作。重点清理考点、“错题”、题型和方法,有计划地查漏补缺,形成合理有序的知识结构,清理的重点是“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做到深刻理解和把握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对易混点、易错点、易漏点、易忘点要做到乱熟于心,并能迅速准确地辨析,回顾的关键是体会知识的发生的过程,领悟其所蕴含的思想方法和解题策略,切忌“只埋头拉车,不抬头看路”。
三、走出患得患失的误区----以瓦伦达心态迎接高考
瓦伦达是美国著名的高空绳钢索平衡演员,他和他的同伴经常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钢索上做各种惊险动作,每次能获得成功。瓦伦达说:“我走钢索时从不想到目的地,只想着走钢索这件事,专心专意地走好钢索,不管得失。”所以他一直走得很好。后来,心理学上把这种专注于做自己的事情,不为赛事以外杂念所动的心理现象称为瓦伦达心态。可惜,瓦伦达在最后一次走钢索时,从高空坠下而死。事后他夫人回忆说:她预感这次很可能出事,因为瓦伦达在出发前不断地说“只能成功,不许失败”。原来他自己也有了患得患失之心,终至发生悲剧,技术高超的瓦伦达,最终败在了心态上。这种心态在不少同学身上发生过。如有的同学希望考上理想大学,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但又同时担心考不好,会让父母失望,无颜见亲朋好友,由此而生焦虑情绪而影响正常应考。因此,考生务必要走出患得患失的误区,以瓦伦达心态迎接高考。
1、树立恰当的学习期望。考生要客观分析各方面情况,学会接纳自己,建立适当的抱负水平,保持良好的健康情绪。一个考生若总想着考上较好的大学,过分关注于理想的成功,沉醉于对未来的向往,往往会分散学习注意力,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若经常为达不到目标而自惭形秽,还会使自尊心就受到损害,出现高度焦虑,后果会更严重。
2、淡对竞争,突出自我诊断。有一些考生过分关注自己在集体中的考试名次,一心只想着如何超越竞争对手,一旦看到某道题做不出,便想到会影响名次,便可能考不上理想大学,心里的焦虑由此而生,影响正常的应试,事与愿违。一个正确的方法是:每次模拟考试或训练后不要关注名次,应突出自我诊断,把精力放在解决所暴露出的问题上,多看自己有多少不当失分,如何补救,力求查漏补缺,再往前迈出扎实的一步。
3、注意为考生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有一些家长和老师出于关心考生的良好愿望,不断地给考生加压,提要求和希望。如反复告诫:“你是全家的希望,一定要努力!”,“十年寒窗,在此一博!”。学校教室挂有“离高考还有××天”的倒计时牌……大战在即的紧张氛围让考生战战兢兢,增强了考生的焦虑感。作为师长,应从长远考虑,不要给考生加压,而是应减压,降低考前的火药味,应明确告诉他们:不求奇迹创造,但求正常发挥,让考生关注学习本身,保持一种稳定的瓦伦达心态,以便在高考中高水平发挥,考出理想的成绩。
四、避免心理超限效应----学会轻松面对高强度训练
据说,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几分钟他很感动,打算捐出身上的所有钱;过了十分钟,牧师还在重复地讲,他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用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的演讲还在继续,他心里十分烦恼,决定一分钱也不捐了;等到牧师结束了长篇大论的演讲时,马克.吐温已感气愤,不仅没有捐一分钱,反而还从募捐的盘子里偷了几分钱。这个故事生动地说明了心理超限效应对人的心理所起的反作用。高考复习中,由于大量重复机械的训练,不少考生心生厌倦:“一想到那些看不完的书、写不完的作业、做不完的题、考不完的试,心里就像长了草一样烦…”这是不少同学内心真实的写照。如何克服这种厌学情绪呢?
首先要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大胆取舍。考生一定要将最后一段时间进行合理安排,对资料也要去粗取精,不可搞题海,增加负担。尽管各科教师都希望学生复习自己所教的学科,每个学科都要发大量的练习及模拟考试题,如果盲目陷入题海就会出现心理超限效应。事实上每个考生都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这些卷子进行选择,简单、或已做过的习题可以忽略不做,也可以选作一部分,跟老师解释清楚,老师会谅解的。当然,一旦做出计划,就要严格执行,这也是锻炼自己意志品质的关键时候。
其次,要避免劳逸失当。高考后段复习的训练强度大,对考生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要求较高,不论多忙,都要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按时作息,不可废寝忘食,睡半夜,起五更,否则会使自己感到过分疲劳,记忆力减退,学习厌倦,得不偿失。
第三,利用想象疗法进行自我调整。在紧张的复习中适当地想一想美好的未来,用来鼓励自己,有时也可收到一定效果。比如一位厌倦学习的同学,可以适当听一听美妙的音乐,想象自己正漫步在美丽的大学校园……这样可增加学习兴趣和勇气。另外,还应尽量参加一些轻松愉快的活动,注意多与同学坐在一起聊聊天,畅想未来的美好生活和同学友谊,使自己保持一种动静态平衡的状态,这也可减弱学习厌倦情绪。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