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大众文化 关键是种好“庄稼”
黄 行 福
有位哲学家问他的弟子:怎样除掉地上的杂草,弟子们提出了好各种各样的方法。可是一年后,弟子们却看到原先长满杂草的地方,庄稼长得非常好,杂草不见了。去除杂草的最好办法,莫过于种好庄稼。
面对大众文化的挑战,学校该怎么办?
大众文化与学校教育,虽然不完全象杂草与庄稼那样你死我活,两者只存其一。但面对日益严重的大众文化的影响,学校教育就不能再我行我素,必须有新的招数,来应付这种新的挑战。
那么,面对步步进逼的大众文化,学校教育该怎样应对?
笔者以为,重要的是办好教育,有了成功的学校教育,就不怕大众文化的挑战。具体说来,应该从如下方面努力:
开门办学。现在,我们的学校,几乎都是关起门来办教育,一心一意搞应试。这种把学生长时间关在校园里的办法,使我们的孩子身上缺乏免疫力,当他们一走出校门,被无孔不入的大众文化所包围的时候,就会感到眼花缭乱,不知所措,一不留神,就会进入了不良文化的陷阱。在我们的课堂上,我们不必严厉拒绝大众文化,我们不必把那些东西都视为洪水猛兽,总想着要保持校园的所谓纯洁性,教给学生纯而又纯的东西,而应该积极应对。
当前,正是我们的这番好心办了一件坏事,让我们的孩子一接触大众文化时,就不知如何是好,甚至有的孩子还专门掠奇,学些对他们的成长有害的东西。
所谓开门办学,就是不拒绝大众文化进校园,进课堂,在校园里开设相关的课程,举办相应的讲座,引导孩子怎样对待大众文化。比如,我们可以科学地引导孩子怎样看电视,怎样上网等等。学生如果在学校里有了这些知识垫底,就足以应付大众文化的诱惑。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当前新课程实施中的一个新项目,我们完全可以把引导学生如何对待大众文化作为校本课程的一项重要内容,进行开发,向学生系统传授有关的知识,提高他们明辨是非的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免疫力。
增强魅力。学校教育的魅力在哪里?这是目前很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问题。
尽管我们的教育办了几千年,但对教育的魅力问题,真正进行思考的人,却并不多。
长期以来,我们考虑的,主要是如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怎样才能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却对教育的魅力这样一个很关键的问题都忽略了。
目前,大众文化为什么对我们的青少年有着那么大的吸引力?难道仅仅是象我们有些人所认为的那样,因为大众文化低俗,品格不高,从而投合了部分青少年学生的兴趣与爱好?问题决不是这么简单的。现在的大众文化,紧紧与消费捆绑在一起,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刺激着人们的文化消费。尤其是一些商家,把食品消费与大众文化相结合,让众多的孩子着迷。比如,几年前的电视剧《包青天》的播放,一些商家就早出了小包装的儿童食品,在包装上,打上了“包青天”、“展昭”等字样,引得孩子们口里痒痒。还有电视剧与歌带的销售等等,两者相得益彰,两全其美。
这是什么?这就是魅力。
可是,让我们再看看我们的学校教育,黑板加粉笔加嘴巴,仍然是教学的最主要手段,老师从上课一直讲到下课,谁不烦?有何魅力可言?如果不是有升学考试在提神,恐怕会有更多地孩子走进辍学的队伍。
我们的学校,我们的教育,目前靠的是什么把孩子们栓在学校?我们一靠考试,二靠强制。
考试,使一些孩子为了好成绩而勉强努力,为了不挨骂而强打精神。强制,则是老师和家长联合组成强大的“维和部队”,进行“清剿”和处罚。正是我们的高压政策,使一些孩子产生了到校外去轻松轻松的想法。
魅力来自哪里?来自校园的建设,来自老师的工作。
校园的建设,要走出呆板、单调的格局,美丽的同时,不能忽视生机与活力,要让孩子们感觉到校园的可爱,校园本身就非常适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这是我们目前需要花大力气研究的问题。因为在这方面,我们的积累还很少,还很不够。我们不妨引进一些外国的做法,以使我们的校园建设更上一个台阶。
当然,教育的魅力,更多的来自老师的工作。在这方面,我们也还是比较欠缺的,成功的经验虽然有,但不多,而且还有的是加进了水分的。当前,我们必须与新课改中师资的培训工作相结合。现在迫切需要研究的是,如何在大面积的培训中解决这个问题。
科学利用。大众文化,也并非都是糟粕,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我们学校教育利用和借鉴的东西。我们完全可以拿来为我所用,以办好我们的教育,种好我们的“庄稼”。
比如,大众文化中的一些广告语,就已经引起了我们一些老师的注意,走进了语文课堂。我始终有这么一种看法:在当今,最好的语言,往往出自商家。你看那些大街小巷里的广告语,有哪一句不是“魅力四射”,充满着强烈的视觉和听觉的冲击力?在一些老师的课堂上,广告语的引入,真正让学生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课堂的魅力。可是,这样的老师并不多。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大多数老师却只教“圣贤书”,对这些鲜活的语言视而不见,结果使我们的语文课堂与社会的魅力语言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课堂上老师的语言,远远敌不过外面世界的广告语,你如何让学生爱得起来?
其实,大众文化中,可引入课堂的因素还很多。比如,流行歌曲的歌词,影视剧中的片段和语言,都可以拿来为我们所用,可以大大丰富我们的课堂内容,增强课堂的魅力。
此外,丰富校园生活,也是不可忽视的。如果我们的学校,都有着让孩子们感到快活的校园生活,就可以满足他们的文化需要,他们也就再也用不着“身在曹营心在汉”,上课时老想着校外了。
所以,关键是要种好“庄稼”。
作者单位: 江西省南丰县付坊中学
邮编:344596
(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