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3月,有幸听了杭州市胜利小学张浩强老师的一堂示范课------求平均数。听了后感触很多,很受启发。这是一堂体现主体性教学的数学课,其教学过程是这样的:
一、创设情境:课前口算。
教师计时3分钟让学生在口算题单上口算,要求学生实事求是,按时完成。然后,教师宣布答案,生订正。
二、统计各小组做对的数量,引入平均数。
学生统计出各组做对的总数量,教师板书。师问:哪里个组最好。引导学生看出每个组人数不一样,不能看总量。师问:有没有其它办法。生说:可以求各小组的平均数,比较平均数。师问:平均数什么意思?在这里怎样求?引导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每个小组把各自的平均数计算出来,计算有困难的可以用计算器。生报平均数,师板书,找出第一名,师说:第一名是口算冠军,下课后合影。
三、引入生活: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碰到过平均数。让学生举例说。师问:如果我们要算一下在座每个教师的平均年龄,怎样算?
四、教师根据板书说明原始数据,让学生比较每个小组的平均数和原始数据,发现了什么,有什么办法估计平均数。引导学生归纳出:平均数不能比最大的原始数据大,不能比最小的原始数据小,而最接近中间数。让学生根据这一规律估计各自小组的平均年龄,再计算。
六、出示:据调查孙水河的平均水深是1、00米,木呷的身高是1、15米,木呷掉到河里可能被淹死吗?让学生讨论回答。
听了这节课,我深受启发。给我的启发有四:一是教师上课时要使用激励性语言,态度可亲,面带笑容,才能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堂课上,得体的激励性语言会让学生情绪高涨,心情愉快,更加认真的去学习。本节课上,张浩强老师就使用了诸如:“城关的孩子就是不一样,速度很快”“同意他的观点吗”“你的眼睛水灵灵的,很亮”“你其实不要急,慢慢地说,你会说的更好一些”“够厉害的”“真厉害,你比我厉害”这些激励性语言。在他的调动下,课堂气氛越来越活跃。
二是数学教学要联系生活,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众所周知,现实世界是数学的丰富源泉,小学生学习的数学应是生活中的数学,是学生“自己的数学”。联系了生活实际,举学生自己生活中的例子进行分析解决有关数学问题,让学生从课本走进生活,会使他们真正体验到数学的应用和价值,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本课中,张浩强教师就让学生算本小组同学的平均年龄和平均身高。还出了一道学生熟悉的河流“孙水河”的数学思考题。这些都是学生生活里有的,学生熟悉的事物,学生讨论起来就很有兴趣。
三是在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去经历去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学习活动中,学生更愿意自己去经历,去实践。学生或许相信你告诉他的,但他更愿意相信自己看到的、经历过的事,这就是一种体验。让学生经历学习的体验非常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的质量。比如张浩强老师上的这节课,重要的不是平均数的含义和作为代数公式的运算程序,而是它所包含的统计过程。张老师就让学生经历了统计的过程,而不是一来就出示一组数据,让学生求平均数。张老师上课时创设情景——口算比赛,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课堂,然后通过解决“哪个组最好”让学生去统计做对的题的数量,在比较时学生认识到必须求出平均数才能比较出谁最好,从而引出怎样求平均数。
四是教师要有很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体现主体性教学的课堂,你不知道学生会提出什么问题,会怎样去回答这个问题,有时回答的话语不着边际,有时会有奇思妙想,有些是老师完全没有想到的。这时,就要求教师课前认真的备课: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了解学生,吃透教材,对课上所要解决的问题要有一个估计:哪些问题学生能独立解决,哪些问题要发挥学生之间的优势互补,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是否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同时,在课堂上教师一定要认真听学生说话,听懂孩子们的每一句话,站在学生的角度体会、思考,理解每一个学习信息。这些信息存在着有用与无用、重要与次要之分,这就需要教师具有敏锐的鉴别能力,根据知识结构的需要进行分析综合,从而选择、重组已有信息,为学生指引思维的方向。然后还要要求教师有很强的应变能力和丰富的知识,才能驾驭好课堂,不至于到时手足无措,不知道怎样应对。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