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师大物理系 林君为 吕爱芝 李惠玲
山西师范大学的新生来自山西省各地的中学(少数人来自中等师范)。他们读完四年本科后绝大多数将分配到全省各地中学去当教师。为了切实地、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我们的教育对象──理科学生在中学的物理学习情况,以使大学基础物理(包括物理实验)更有针对性,解决好大学与中学的衔接问题,1991年9月,我们以“中学物理学习情况”为题在理科四个系(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的新生中采用问卷形式做了一个广泛的调查(见表一)。这次调查不仅使我们对学生的情况有了较实在的认识,同时也发现了中学物理教育中的问题。我们愿把这个调查向大学和中学的物理教师同行做一介绍,以便作为今后共同研究、探讨物理教育改革的参考。
(请在符合你实际答案划记号“√”号,在空白格内做简要回答)
性别 | 男 女 | 年龄 |
| 应届 往届 | ||
A 甲和本 B 乙种C 按87年大纲 D 其他 | ||||||
A很好 B好 C一般 D不好 | ||||||
A很好 B好 C一般 D不好 | ||||||
高中物理课本上习题能独立完成多少? | A全部 B大部分 C一半 D少部分 | |||||
你觉得高中物理好懂吗? | 1、特别好懂 2、较好懂 3、不好说 4、不好懂 5、特难懂 |
一、关于调查对象的选择
我们选择理科新生作为调查对象的理由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理科新生在中学都是努力学过高中物理的,他们也是我们大学基础物理的教育对象。
(二)他们来自全省各地,有着广泛的代表性。
(四)离开原来的中学,刚到新环境,调查中可能受到的人为干扰较小,可以毫无顾虑地真实地反映情况。
二、关于调查问卷的拟订
为了从一张调查问卷上获得丰富的真实的信息,问卷中设问的内容与方式很重要。为此,我们参阅了国内外有关教育调查方面的资料。其中日本《物理教育》杂志1990年的两篇调查报告给我们很大启发。借鉴他们的做法,从我们的调查目的出发,围绕大学基础物理与中学物理衔接上所关心的问题,对问卷中设问的内容及设问的方式进行了逐项认真的推敲。
设问的内容主要有三方面
1.学生方面。这是最主要的方面,我们力求使设问的面宽些。除了基本情况外还注意了相关学科基础、对物理的态度,还着重了解他们以往实验方面的经验。
2.教师方面。这也是我们很关心的。因为这不单涉及新生是由怎样的老师教出来的,还涉及我们的毕业生总体情况(现任中学青年物理教师多数为我校毕业)。在“批改作业”及“演示实验”设问中自然能了解到教师情况,而其它设问也有可能反映教师的情况,如学生在写“物理难懂”及“实验少”的理由时可能涉及教师。
3.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及办学条件方面。主要通过学校各项教学活动是否能正常开展来了解。如实验是杏按计划开,教学班人数是否过多等。
(二)设问的方式,力求做到三点
1.填写方便。绝大部分采用选择答案打记号的方式,全卷只用10—15分钟即可做完。
2.设问具体。避免模棱两可的答案。
三、调查结果
我们发出300多份问卷,收回292份答卷。这些答卷反馈了来自全省各个市、县的123所中学、16个中等师范学校及1个职业中学的学生的信息。这是非常宝贵的资料。以下,把我们整理、统计得到的主要几项结果做一介绍。
(一)被调查人数:292人男女生比例A.男生41%B.女生59%应届、往届生比例A.应届生41%B.往届生59%
(二)高中使用的物理教材A.甲种本82%B.按87年大纲编“高中物理”4%C.其它(含乙种本、师范本)14%
(三)高三时教学班人数A.49人以下29%B.50-59人26%C.60-69人32%D.70人以上13%
(四)认为高中物理好懂吗A.好懂68%B.不好说18%C.难懂14%
(五)认为物理有意思吗?A.有意思74%B.不好说20%C.没意思6%
(六)教师批改作业情况A.全批改、14%B.批改一半33%C.批改少部分42%D.根本不批改11%
(七)课堂演示实验做多少A.教科书上有的全演示5%B.大部分演示34%C.有时演示51%D.根本不演示10%
(八)学生物理实验做多少A.教科书上有的全做14%B.做了大部分29%C.做了约一半19%D.只做过很少几个28%E.根本没做过10%
(九)认为高中物理下列内容哪部分最难(以占学生人数百分比大小为序列表)
序号 | 物理内容 | |
1 | 振动与波 | 31 |
2 | 电磁感应 | 29 |
3 | 原子和原子核 | 21 |
4 | 光的衍射 | 16 |
5 | 牛顿定律 | 14 |
6 | 电场 | 13 |
7 | 磁场 | 10 |
8 | 气体分子运动论 | 8 |
9 | 透镜成像 | 7 |
10 | 电流 | 5 |
四、调查结果所反映的问题
从上述调查结果的统计和部分学生在答卷上所做的说明中,可以看到当前中学物理教育存在着以下几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一)对中等教育的社会投入和青少年求学人数之间存在尖锐反差。上述的教学班编制过大及许多学校很少做实验就是这一问题的反映。
教学班超过60人的班数竟占45%。有的学生告诉我们;他们班超过80人!教室少、教师少而学生多,挤在一起学。试想以这样大的教学班上课,教师怎样照顾这许多学生?如果做演示怎能取得好效果?
在学生所写的实验少的理由中,有近60人写道:“设备差”,“仪器奇缺”,“没有实验室”。
我们不少中学实际上是在人力、设备条件极差的条件下超负荷运转。我们应呼吁社会各界支援教育,改善办教育的条件。
1、课堂演示有10%学生反映老师没做过。有一半学生反映教师只是偶而有时做做。
2.学生实验只做很少和完全没做过的占三分之一以上。像温度计这样价廉而常用的仪器尚有35%的学生没使用过!
3.学校给予学生进行各种实践活动的机会太少。我们列举的包括日常生活的九项实践内容(如修自行车、安电灯、照像等)中没有做过任何一项的人数占37%,其中女生占了多数。
物理学本是一门实验科学,中学物理教学里的实验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及物理学方法教育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正确认识实验的意义,给物理实验应有的地位是改善物理教育状况的当务之急。
(三)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办学指导思想,严重妨碍物理教育正常开展。
学生在答卷中写道:“题难做”,“题太多”(物理难懂的理由)“因为考试中实验内容少”“为了适应考试,只讲些实验习题代替做实验”“大部分纸上谈兵”(学生实验少的原因)“为了考学校而学,不是为运用,所以觉得太空洞”(高中物理没意思的理由)
在学校领导、教师、学生的脑子里,都摆脱不了“升学率”的压力,压得大家都透不过气来。面对这种现状,我们必须尽快改变现行高考制度,使青少年能受到正常的而不是畸形的教育,使物理教师能够好好地教真正的物理而不是光教算题!
学生在答卷上写;“教学水平太差”“老师水平有限”(物理难学的理由),“实验器材有,老师情绪没有”,反映出我们物理教师中除了教学态度方面存在问题外,教学业务水平也亟待提高。如有的教师把物理讲得“枯燥无味”“空洞抽象”,有些教师自己就不会使用及安装实验仪器,当然也就很难运用实验手段了。
近年来,不少青年人加入了教师队伍,改变了教师后继乏人的状况。但是从我校毕业生分配情况看,沿铁路线的县城以上中学教师多属满员及超编,而边远山区学习成绩好的毕业生又不愿去,致使山区教师水平差的局面得不到改善。另外,青年人的职业道德教育抓得不够得力,教师收入低微造成情绪不稳等问题也较普遍。
(五)高等师范院校新生总体素质差
我校理科新生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只占41%,即大部分新生是在复习了一两年后才考上的。今年招生时明文规定,凡第一志愿报师范院校的可以降低10分录取。此外,如果定向到山区老区去工作的还可以降低20分(从物理系了解,今年定向生占44%)。由前述调查统计也可看出,我校新生大多数出身农村,来自办学条件很差的中学。显然,他们的总体素质较之综合大学、工科院校的新生就相差很多。
中学教师水平低,在相当程度上反映出我们高师毕业生素质差。这当然一方面反映出高校教学质量问题,但新生入学时的基础差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师范院校招不到好学生,经四年培养让他们当中学教师,然后又把他们教的不是最好的(甚至是较差的)学生送到师范院校来。如此循环,中等教育(不仅是物理教育)前景是令人忧虑的。
五、调查工作的不足
这次调查的结果总的来说是真实可信的,给我们今后普通物理及物理实验教学提供了依据,达到了调查预期的目的。但是,还存在着不足。在此也做一介绍。
(一)对调查表的设问考虑不够严密。特别表现在对积极与消极两面的设问不平衡,造成得到的信息不全面。如在物理是否好懂及实验是否都做等问题中只要求填否定答案的同学写出理由,而对答积极方面的同学则没有提出要求。事后我们了解到,有些学生只是为懒得写一两句话而随便地在肯定的答案上划了记号。
如果能设一栏对物理教师的评价,可能得到很有意思的结果,遗憾的是调查前我们无意调查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印象。
(二)调查前未能向学生讲清调查目的,没有认真动员他们积极配合做好调查。一些学生认为不记名就不必负责任,造成答卷上的空白及矛盾的答案。如有些学生实验一栏答“全做过”,但使用过的仪器一栏只对两三件仪器划了记号。这当然影响了调查的真实性。还有的学生对一些栏目不做回答,就使一些栏目统计的数据量减少(但最低数量不低于256份,对表中各栏的统计以及百分比的计算都是分项来进行的),这是今后搞调查必须注意改进的。
选自:《课程·教材·教法》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