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高中数学课程教材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研究”课题的安排和部署及广东实验学校工作进度安排,课程教材研究所和广东省教育厅教材教学研究室于2002年11月28日~30日在广东省中山市中山纪念中学联合召开了本项课题广东实验学校第三次工作会议。下面是本次会议的会议纪要。
一、会议内容:
1.《普通高级中学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整合本)·数学》第一册(上)第三章《数列》的编写意图与教学建议;
2.《普通高级中学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整合本)·数学》第一册相关的技术培训;
4.研究和部署下一阶段的课题实验工作。
二、参会人员:
桂思铭(上海市曹杨二中)
汕头市潮阳一中:张泽雄 陈潮英 李先勋
4.TI公司代表:钟 奕 梁志明 蓝 光
三、会议议程:
1.11月29日上午8:10,会议在中山纪念中学报告厅正式开始。广东省中山市中山纪念中学副校长吴新华致开幕词,他首先欢迎来自广东兄弟学校的同行,然后介绍了中山纪念中学的历史、基本情况以及对本项课题实验的认识。中山市中山纪念中学原名“私立总理故乡纪念中学”,1949年后改用现名。校址设在中山市翠亨村犁头尖山麓。1931年夏,孙科先生秉承其父“谋建设培人才乃富强根本”之遗志从南京返乡,由中央政府拨款,地方政府效助,筹建纪念中学,三年建成。1978年,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亲笔题写了校名。学校以秉承中山先生“为国育才”之遗志,按照“祖国高于一切,才华贡献人类”的校训精神,以培养“高层次高素质创新人才”为宗旨,以“中山精神+现代素质”为办学特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中山纪念中学是广东省最早的省重点中学之一,广东省一级学校。目前高中有40个教学班,高一年级20个班,高二年级与高三年级各10个班。高一年级有4个班参加“高中数学课程教材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研究”课题的实验工作。
2.11月29日上午8:40,徐勇老师对前段实验工作作了简短的小结,对后段实验工作作了明确要求,并对广东省全体实验学校参加全国实验学校期末联考作了部署。
3.11月29日上午8:50,课题组成员、上海市曹杨二中桂思铭老师对参加会议的实验教师进行了《普通高级中学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整合本)·数学》第一册(上)第三章《数列》的培训及相关技术使用的培训,培训提纲为:
●内容呈现方式的变化:
操作-体验-理解 归纳-猜想-论证 观察-分析-创新
●操作-体验-理解
P124.将通项公式输入图形计算器体会对应关系,数列的图象。P125.例1。
●归纳-猜想-论证
P132例2。P132等差中项的给出。P147例3。
●观察-分析-创新
●内容上的变化
强调了用递推方式给出数列的方法。
用TI研究了,
的图象的排列规则。
●技术的运用介绍
图形计算器中的数列功能;作数列图像时窗口的设定;其它。
亲历一个过程 形成一种观念 解决一个问题
4.11月29日下午2:00,课题组成员、深圳市翠园中学张振国教师在中山纪念中学科学馆计算机室,对TI-92PLUS的使用进行了培训:
●函数作图时函数图象样式(Line,Dot,Square,Thick,Animate,Path,
Above,Below)的设置。
●函数作图时多个函数同屏显示的方式(GraphOrder—SEQ,SIMUL)设置。
●分段函数的绘制(When的应用)。
●利用函数图象求方程的近似解(适应于初等方程与超越方程)。
●解方程组(zeros)。
●函数定义(Define)。
●MODE与FORMAT设置。
5.11月29日下午4:00,课题组成员、广东省深圳市深圳中学郭慧清老师在中山纪念中学科学馆计算机室,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了TI-92PLUS与几何画板的技术培训:
●利用TI-92PLUS解2000年全国高考(广东卷)数学21题(应用题),由
此介绍表格数据采集方法,函数解析式的求解,利用已有函数建立新函
数,利用函数图象求函数的最大值。
●利用TI-92PLUS解2000年全国高考(广东卷)数学22题(解析几何题),
由此介绍含字母的代数式的运算,代入消元,方程与方程组的求解,由函
数式求函数最值的方法,及快速输入已有字符与代数式的方法。
●以指数函数为例,利用几何画板学习函数图象的画法原理:列表、描点、
连线。
●以反函数的定义教学为例,介绍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使
难于表述的过程成为现实,使“多元联系表示”成为可能;改变教与学的
●介绍了TI-92PLUS环境下,利用多个函数建立分段函数的方法。
6.11月30日上午8:00,广东省教研室李文郁副主任对课题实验作了指示。他肯定和鼓励了实验教师的工作,介绍了广东省推进课改的最新情况。由于广东省基本上已确定2004年高中全面进行课改,因此,李主任认为“高中数学课程教材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研究与实验”是一项具有前瞻性、开拓性的工作,他要求大家积极研究与实验,积累经验提炼成果,为广东省全面开展高中课改作出贡献。
7.11月30日上午8:20,参加会议的八所实验学校各派一名代表介绍了各自学校的实验开展情况,归纳起来有如下要点:
(1)学校领导重视课题研究与实验。如深圳市红岭中学的校长经常请实验教师汇报情况;中山纪念中学、中山一中、深圳市翠园中学的校领导为课题开展积极创造条件,基本上做到每个学生能有图形计算器或计算机使用;顺德容山中学的校长或副校长参加了前三次的所有工作会议;深圳中学、潮阳一中、中山纪念中学的校领导为前三次工作会议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广雅中学、天河中学每一次都派全体实验教师参加会议。
(2)大多数实验教师对课题的研究与实验表现出极高的热情。从各校汇报的情况看,多数教师都在努力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数学教学设计,对信息技术在数学教育中的定位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对信息技术的学习表现了极大的兴趣。实验教师对本次教材培训与技术培训给与了充分的肯定,认为培训教师示范讲解与自己动手操作缺一不可,这是掌握技术、理解教材的必经途径。
(3)由于技术的使用还不够熟练,有些教师反映课堂上总觉得时间不够用,往往是下课时间到了,但教学任务还没有完成。这反映出教师的技术培训还要加强,并且不能仅靠每月一次的工作会议解决问题,更实际的是各实验学校要有技术培训计划,这可与所有教师的进修结合起来。当然,教师平时的自身学习更为重要。
(4)从提交交流的文章来看,很多实验教师注意了实验数据与材料的积累和总结,并且可以看到大家的工作是辛苦的但却是有意义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新课程观下的教师的成长过程,也让人更深刻地体会到这样一个道理:一个学校的发展源于教师的成长与发展。从大家提交的材料,我们也感觉到,在课题的研究与实验中,应该经常加强理论学习,不断加深对课程教材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的基本思想的认识,这样才能使我们的研究与实验不误入偏途。
(5)从课题的研究与实验中,老师们已感受到数学经历对于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性。现在那种低效率的重复练习的数学学习方式,固然可以以牺牲学生的休息时间来达到考试获取高分的目的,但是,这种学习是以考试作为终极目标的。往往考试完了,数学也就忘记了。若干年后再见到这种学习模式下毕业的学生时,你很难发现他(或她)曾经是学过数学的人。因此,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多元联系表示”的学习情景,让学生对学习对象进行全方位的认识,这比传统的重复练习印象更深刻,示范学习的意义更大。
(6)学生信息技术的学习,不能完全放在数学课堂上,应该与信息技术课、选修课、课外活动结合起来,有计划、有步骤地分阶段落实。
(7)下一阶段的工作会议,应该有大家参与的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数学教学设计的研讨,有具体的数学课进行交流。
(8)要给实验教师提供或推荐更多的理论学习与技术学习的材料,教师们要自觉地研究新课程教育理念,不断地自行“充电”提高自己。
四、会议交流文章:
4.Lsine工作室,潮阳市第一中学高一数学课题组,《函数的奇偶性》。
9.崔海友,广州市天河中学,《闭区间上二次函数最值问题与几何画板整合的教学设计》。
10.陈杰,广州市天河中学,《函数的奇偶性》信息技术整合教学设计。
课题广东实验区领导小组
二OO二年十二月一日
(本文由郭慧清执笔)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