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的要求 结合集合的图形表示,理解交集与并集的概念。 二、内容分析 1.这小节继续研究集合的运算,即集合的交、并及其性质。 2.本节课的重点是交集与并集的概念,难点是弄清交集与并集的概念,符号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复习提问: 1.说出 2.填空:如果全集U={x|0≤x<6,X∈Z},A={1,3,5},B={1,4},那么, 新课讲解: 1.观察下面两个图的阴影部分,它们同集合A、集合B有什么关系? 2.定义: (1)交集:A∩B={x∈A,且x∈B}。 (2)并集:A∪B={x∈A,且x∈B}。 组织讨论: 观察下面表示两个集合A与B之间关系的5个图,根据这些图分别讨论A∩B与A∪B。 (2)中A∩B=φ。 (3)中A∩B=B,A∪B=A。 (4)中A∩B=A,A∪B=B。 (5)中A∩B=A∪B=A=B。 课堂练习: 拓广引申: 在教科书的例3中,由A={3,5,6,8},B={4,5,7,8},得 A∪B={3,5,6,8}∪{4,5,7,8} ={3,4,5,6,7,8} 我们研究一下上面三个集合中的元素的个数问题。我们把有限集合A的元素个数记作card(A)=4,card(B)=4,card(A∪B)=6. 显然, card(A∪B)≠card(A)+card(B) 这是因为集合中的元素是没有重复现象的,在两个集合的公共元素只能出现一次。那么,怎样求card(A∪B)呢?不难看出,要扣除两个集合的公共元素的个数,即card(A∩B)。在上例中, card(A∩B)=2。 一般地,对任意两个有限集合A,B,有 card(A∪B)=card(A)+card(B)-card(A∩B)。 四、布置作业 2.选作:设集合A={x|-4≤x<2},B={-1<x≤3},C={ 求A∩B∩C,A∪B∩C。 (A∩B∩C={-1<x≤0},A∪B∩C=R)的意义。
}。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