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教育界对“信息教育”问题的讨论,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已经历了20年。1985年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第一次答申中,提出了教育要适应信息化社会,以及在学校教育中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思想和在中小学各阶段使用计算机进行学习指导等问题。1986年首次提出在学校教育中,把“信息运用能力”的培养与“读、写、算”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1989年4月开始实施的学习指导要领(相当于我国的教学大纲)中规定,以计算机有关内容为中心展开信息教育。
1996年,日本第十五届教育审议会发表了一份具有深远影响的报告──“面向21世纪的日本教育”。报告以信息社会中的孩子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为出发点,就如何推进信息化教育提出四点建议:系统实施信息教育;通过运用信息设备及信息交流网络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建构适应高度信息化社会的新型学校;克服信息社会的不良方面,培养意识健全的个人并完善信息道德规范。报告强调,必须让孩子们认识到,技术只是支持其行动的一种工具,而与他人的交流和互动则显得更为重要;使用电脑与网络所传递的仅仅是一种“虚拟”经验,相比之从生活、社会及自然界所获得的实际经验来是微不足道的。信息教育必须教授有关隐私权、版权及安全保护等方面的信息道德规范。这一报告为日本信息教育指明了方向。
1998年、1999年,日本文部省相继颁布了新课程学习标准,规定在中小学各阶段,通过“综合学习时间”和各学科的教学,积极利用计算机、网络;小学阶段,在综合学习时间进行信息教育,学生应逐渐熟悉电脑并能轻松使用;初中阶段,将在技术与家庭经济学课程中开设的选修课“信息基础”,改为必修课“信息与计算机”,使学生获得应用软件完成基本信息处理的能力,并能用电脑进行交流和陈述;高中阶段则设立了新的必修课“信息学”,并指定必须从信息A、信息B或信息C三套课程中任选其一,学生通过学习获得用电脑表达思想的能力。
日本中小学信息教育的目标包括三个方面,即培养学生运用信息的能力;对信息的科学理解;参与信息社会的态度。也就是,通过学习运用信息及信息技术的知识与技能,在培养学生对信息的科学理解和思考方法的同时,要让学生理解信息及信息技术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培养他们能够主动地适应信息化发展的能力和态度。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