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课程内容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上面提到的两种学校课程管理制度的国家都不例外。分权制的国家把课外活动包括在教育内容之内总是削弱了学校必修课程的不可变动性。 在那些集权制的国家中,特别是最近五十年来,由于纳入了各种不同的所谓可供选择的、自选的、自由的或一体化的课程,占用了课程表中一部分规定时间,而减弱了对严格遵守课程表的强调。 在这两种情况下,这些非强制性的做法都是为满足教育适应社会变化对学校课程提出的要求。在大多数要求学完初等教育的标准课程(通常是义务教育中的前5年至6年)以后进入初级中学的国家中,常常采用列有或多或少的“点菜吃饭”课程和包含新内容的综合性课程。 设计这些革新项目的目的一般是理直气壮的:改变纯粹以抽象的大学程度为学习目标而设置的内容使教学内容与生产和生活实际日益脱节的局面,并给不同阶层的人提供令其满意的教育内容。 这种现象在我们国家这些年的课程改革过程中也是十分明显的。即使是这样还是有一种越来越强烈的主张,即在课程表中如不包括基础的“正规内容”,任何人都不可能得到正当的教育,这里强调的是学校课程里总要有相对稳定而又永恒的东西。 虽然不同的教育家对于优先考虑的特殊科目(以及它们在学校课程表中的重要性)和所偏爱的传授方法都有自己的一套。中小学教学内容引人注目的“回到基础运动”就是生动的说明。 比如,至少在小学中课程核心应当由国语、算术、历史和地理入门、基本科学启蒙知识和公民教育组成。通常情况下,对这些基础课的要求是严格的,往往又是单一文化的,就小学生所处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正在形成的年龄、以及变化很快且逐渐多元化的世界而论,这种要求可能不是鼓励学生们接受多元化的文化,有使他们变得眼界狭窄的危险。 但稳定性的基础知识却是他们走向未来社会的重要的通行证。接下来的初级和高级中学以及职业技术学校的课程内容就表现出复杂性和多样性。特别是初级和高级中学,最近几十年来逐渐变得更开放和更普及,学校不再是为少数人开办、不再局限于担负继承文化传统的使命,而是日益引起社会变革的一种力量。 为了改进各门学科的内容,反映社会的进步和学术的成就,而且还要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在关于教学内容改革的辩论中,中等教育阶段课程多样化的主张占了上风。 落实到实践中就表现在:近年来,几乎所有国家(包括我们国家)都经历了学校课程以及相应的规定方面的空前的、迅速的、有时是使人迷惑的变化,事实证明这种“仓促改革”造成的课程多样化与人们预期的目标相差太远,甚至是徒劳无益的。 历史上传统的课程从语文、基本数学到科学(物理、生物、化学)、音乐、美术、体育都是从少到多逐渐增多的,是一种水到渠成的事情,与其说是外部因素所造成,不如说是内部因素促成的。这种“生拉硬扯”似的课程多样化由于它的临时性和造成教育质量降低等原因,本身也成为课程改革的对象。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