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激发学习动机,引发学生的“能动效应”
兴趣是一种力求探究某种事物,并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他往往推动人们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教学过程中倘若学生本身缺乏学习的兴趣,缺少学习的主动性,势必妨碍学习过程的进行,因此教学的第一步应该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数学课上,老师不能光讲数学知识,应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的情意素材,给学生讲一些有趣的数学故事,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从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激起学习的欲望。如:在教学圆周率时,可给学生讲述我国古代著名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把学生带进浩瀚的历史长河,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并鼓励学生学习他那种坚持不懈、不畏艰辛的崇高精神。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小学生,从小就应爱学习、善思考,具备多方面的知识素养,如不用心学习,将来就会落伍,甚至被淘汰。作为教师,要利用一定的诱因,引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他们的种种非智力因素,使学生内心的学习动力由潜在状态转入活动状态,充分引发他们的能动效应。
二、改进教学方法,优化学生的“感知效应”
心理学研究表明:刺激事物持续作用于某一感官,会使这一感官对这一刺激产生顺应,引起感受性降低,从而产生厌倦心理。因而教师的教学就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优化学生的感知效应。
如: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运算定律、计算法则等,应以教师讲解为主,而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应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剪一剪、拼一拼、想一想,使之在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应用题等一些数学知识前后联系紧密,并且新知识是旧知识的发展,可引导学生尝试自学、讨论等。
三、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的“智能效应”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就是说,教师在传授知识、解答疑惑的同时还应有目的、有计划的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平时可通过对话、提问、讲评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通过板书、画图、对比等手段强化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通过自学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和思维能力。总之,必须千方百计促使学生消化知识并升华为驾驭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智能效应。
四、注意双向沟通,调节学生的“反馈效应”
课堂教学是师生双方共同活动的过程。教师在教学时,就应注意师生的沟通。教师可采用各种方法(如谈话、复述、口答等)建立流畅、迅速的反馈渠道,及时了解学生的感知是否正确、理解是否深刻、作业解答是否规范,应用知识是否合理等,充分调节学生的反馈效应。
以上几点做法是紧密相连的整体,其核心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当然这是一项长久的工作,需要教师长期筹划、精心安排、积极引导、及时指导。
江苏省海安县李堡镇中心小学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