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人教版六年制第七册《黄继光》一课中有这样一句:“战士们被比雨点还密的枪弹压了回来。”
对这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我校老师意见不一。有的老师认为,这句话是把“枪弹”喻作“雨点”。有的老师则认为,这句话说枪弹“比雨点还密”,枪弹和雨点之间不存在相似点,不能构成比喻关系;况且,枪弹再密,也不可能比雨点还密,所以本句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教师教学用书》上说这一句是比喻句,而我却更认同后一种说法。这句话究竟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恳请贵刊“问讯处”为我指点迷津。
这一句是比喻和夸张的兼用。
所谓兼用,是指同时用了两种或两种以上修辞手法。
“比雨点还密的枪弹”是比喻的变化形式,本体是“枪弹”,喻体是“雨点”,比喻词是“比”。这种比喻的变化形式,修辞学著作上称为“较喻”。
“较喻”指比喻中有比较,即在某一相似点上,本体超过或不及喻体。这种比喻的变化形式,在名家名篇中常可见到。例如:
①可是在中国,那时是确无写处的,禁锢得比罐头还严密。(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
②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毛泽东《为人民服务》)
③我们四川还有人用牛粪作燃料,至于那些又臭又长的文章,恐怕连牛粪也不如。(郭沫若《关于文风问题答〈新观察〉记者问》)
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例①②本体超过喻体,称为“强喻”;例②③本体不及喻体,称为“弱喻”。这样的比喻,可以使本体的性质、情状显得更加鲜明、更为突出。这四例都是明喻的变化形式,它们的比喻词分别是“比”“比”“不如”“不及”。
另外,“比雨点还密的枪弹”又是夸张手法,因为事实上“枪弹”不可能比“雨点”更密集的。
所以,这个句子是比喻与夸张的兼用。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可说成用了比喻和夸张。如果只要求说出一种修辞手法,那么应该是比喻,而不是夸张。(令 怡)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