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故事是说商朝的远祖契的六世孙王亥,和弟弟王恒在有易国经商和放牧牛羊,因淫乱,王亥被有易国君绵臣杀了。后来王亥之子上甲微借河伯的兵,灭了有易国,杀其君绵臣。这说明有易氏即有易国,它不仅是氏族,且有相当于国的势力,且胜于殷商远祖,在其衰弱而殷人复兴后,殷侯上甲微还是借河伯的兵,才灭掉它。据考证殷商在今河南商城,较早发展驯养牛马和农业,王亥发明牛车,与外部物资交易,被称为“商人”,此名词竟沿用至今,与易水的有易氏不算太远,故有贸易往来。从一些古地图和史籍来看,在当时易水地区,只见有易氏或有狄氏,而王国维说,狄与易是同音通用字,易牙一作狄牙,则有狄氏即有易氏,另方面,从来各种易氏得姓的说法,不论受封与否,都承认是久居易水而得姓,也有易氏家谱中,记载易氏在殷商时为易氏部落,则在这一地区的有易氏和易氏,二而一是很显然的。因此可以推断,由有易氏有易国或易氏部落所在的流域称为易水,而居民为姓易氏,是很自然的。像这样因人而命地名,和由国名而为姓氏的例子巳不少。所以我认为由有易氏有易国或易氏部落演变成易姓,是易姓的起源。萍乡东部易氏家谱说,易氏在殷商时是易氏部落,可印证这段历史。我还记得,1942年先考? 刃裉旃嗉醵资霞页耸?对我谈过:易氏在古时是易氏部落。想必鄂东易氏旧谱中也有记载,当时我读初中,未深入研究,听听而巳。但该谱却仍牵附战国魏易恺为受封易水得姓的始祖,竟与赣谱的情况相似,无视殷商以前巳有易氏部落名,仍牵附其后的春秋战国时受封说。历来编谱的秀才,思想保守,盲目转辑误传受封食采说,对其它姓源说视而不见。
那么,萍乡东部易氏家谱又说姜太公之太子名灶,灶子南仲受封于易水,是易姓之起源,如何看法呢?据[史记齐太公世家]“盖太公之卒百有余年.子丁公吕伋立;丁公卒,子乙公得立,乙公卒,子癸公慈母立;癸公卒.子哀公不辰立”。周朝实行分封制以后,一般以嫡长子称太子来继承,而姜太公是齐国国君,君位的继承是丁公吕伋,他才是太子,尚未查到姜太公太子名灶,灶子南仲受封于易水的证据。个别书籍中也还有姜太公后裔,受封于易水的含浑说法,尚须查找姜太公有无其它子孙和南仲,封于易水有关的史料。
[竹书纪年]有:帝乙名羡,元年庚寅(前1111),王即位,居殷。三年(前1107)王命南仲西拘昆夷城朔方。 夏六月周地震。九年陟。帝辛名受,元年己亥(前1102)王即位……….。三十一年(前1071)西伯治兵于毕,得吕尚以为师。
显然在公元前1071年周文王西伯访贤,得姜太公吕尚之前的南仲,不会是太公之孙南仲。自殷商文丁十二年戊子(前1113)即周文王元年,周朝初创,公元前1061年庚辰周武王即位,周朝正式建立,继续伐纣,十一年商朝亡。相继成王康王昭王穆王(前962-907),共王懿王孝王夷王厉王,直至宣王(前827-781),各王朝都有犬戎为患,犬戎即猃狁(音“险云”),也称西戎,活动于今陕、甘一带,猃、岐之间。史籍提到各王朝征伐犬戎的人物,有大夫秦仲,或大夫仲,尹吉甫和南仲,卿士南仲等。未找到穆王时南仲征犬戎的记载,多是宣王时期。宣王初期,直到十八年(前809),有几次派南仲征犬戎和准夷的记载。看来在殷商帝乙三年(前1108)的南仲,直到周宣王时,前后最少有两个南仲。据[竹书纪年]帝辛31年(前1071)文王访得吕尚,周武王11年(前1050)灭纣,封吕尚于齐,至康王六年(前1001)吕尚死,他得志后有70年,传说文王访贤时他巳是老者,就算是60岁吧,则他活了130岁,即令这可能,与帝乙三年(前1108)的南仲年岁相差20多岁,不足为其孙。而宣王时的南仲,距周文王访贤(前1071年)前后,姜太公尚能生育子灶,灶子南仲,约260年左右,显然不是太公的孙辈。即令是周穆王时期(前962-907)有南仲,距元前10 71年前后,也有100年左右或更多,多于两代人的年龄差,南仲是其孙的可能性极小。从另一角度看,巳知88世易重唐会昌五年(845)中状元,至现在126世正盛,相隔38代,平均每代30岁左右,以鄂谱一世优公晚唐戊子(808或868)年出生,到现在40世正盛,平均每代也是30岁左右,可是从88世重公上溯,若以帝乙三年(前1108)的南仲视为一世南仲,平均每代22岁左右,每代年龄差过小,就不必提以周穆王或宣王时的南仲为一世,每代年龄差就更小。也许古时每代平均岁数是如此,得请教人口学家。或者家谱传抄中,将秦汉以前同一代人误记成两代,致代数多了。因此我质疑南仲是否姜太公之孙,和他受封于易水.萍乡易氏谱的说法,最少是不准确。尚无南仲身份和受封的确证材料,推测又是牵附姜太公之说。其它含浑泛指姜太公后裔受封于易水,无特功受周天子封,齐人怎能受封于燕,显系无稽之谈。还有一种传说:周文王第十几子受封或谪贬于易水,为易姓起源,未见具体资料。显然,在殷商时巳有易氏部落,则其后的周朝,就不再是易姓起源,不言自明,其牵附何须论证。
然而,萍乡东部易氏谱以南仲为一世,连续记录世系迄今巳127世以上,它是晚唐状元易重后裔的直系家谱,1918年据明末手抄本三修编印传下,自非偶然。虽然姓源说尚待考证,南仲是否为姜太公的后裔,现无确切的证据,予以肯定或否定,也不能排除他本来就属原易氏,若世系表世代数无误,推测他应比历史上帝乙三年(前1108)的南仲还早,大致在有易国(前1713)灭亡之前后,以他为一世祖连续记录世系迄今,只好信其相传,故萍乡东部易氏谱世系资料仍然可贵。若果如此,则易氏之先的有易氏曾胜过殷商,殷人借河伯的兵才打败它。我认为前述由殷商时有易氏有易国或易氏部落,演变成易姓的推断合乎逻辑,应为易姓的起源,南仲是有家谱记载的一世祖,不一定是受封的。
再讨论世系繁衍迁徙概况 综合史籍和赣湘鄂几种易氏家谱,易氏发祥地在易水,今河北易县附近,秦以前属燕国。易氏远祖人物均待考证。湘谱中易甲传,现巳查知,来自西汉刘向[新序],在其义勇第八章中有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