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读了三年了。
(36)洗了五件了。
(34)说的是气象方面的量变,这当然是一种广义的“量”。(35─36)中的数量词表示狭义的量。不管怎样
,“了”所表示的量变都是可观的,值得提醒受话人注意的。因此,“了”前的数量词总是表示主观量的:如
果说的是量的增加,则表示主观大量;如果说的是量的减少,则表示主观小量。能表示量的减少的动词,只有
“有”、“剩”、“余下”等少数几个。别的动词,都是随着动作持续或反复时间的延长,所涉及的量越来越
大的,所以我们看到语气助词“了”前的数量词一般是表示主观大量的。
“有”跟“剩”还有不同。“有”既可表示量的减少,如例(31),也可表示量的增加,如:
(37) 都有'五个了。
“有点儿”是表小量的,可是在下面带语气助词“了”的句子里,与其说是表示量变,不如说是表示质变
:
(38)我有点喜欢他了。
(39)他有点儿不高兴了。
2.6大多数北方方言都有儿化现象,指小是儿化的语义作用之一。就北京话来说,数量词儿化时一般指主
观小量,决不会指主观大量。例如:
(40)他才'七岁儿。
(41)也就'四五里儿路吧。
不能说:
(42)*他都七岁儿了。
(43)*四五里儿路太远了!
有些方言虽然没有儿化现象,但有跟“—儿”的语法、语义作用相当的语缀,如赣方言的“—子”、“—
崽”、“—基”等等。在赣方言里,凡主观大量一律不用这类后缀。凡主观小量一律得加这类后缀。例如,笔
者所讲的丰城话,主观小量加“基”。比较:
(44a)三'日(主观大量)
(44b)'三日基(主观小量)
(45a)五'斤也似(主观大量)
(45b)'五斤基(主观小量)
(46a)七八'块钱(主观大量)
(46b)'七八块基钱(主观小量)
叁
3.1副词“就”、“才”、“都”跟主观量的关系比较复杂,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先引入语义指向的
概念。
从语法上说,副词都是修饰谓词性成分的。但在语义上,副词可能指向谓词性成分,也可能指向名词性成
分。以下例(47─49)和(50─52)分别表明这两种情况:(4)
(47)敌人彻底失败了。
(48)我们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
(49)我就不去!看你把我怎么样。
(50)大家都来了。
(51)你都看了哪些书啊?
(52)他只关心自已的事儿。
副词在语义上指向名词性成分时,可能是指向其前边的名词性成分,如(50)中的“都”指向“大家”。也
可能是指向其后边的名词性成分,如(51)中的“都”指向“哪些书”,(52)中的“只”指向“自已的事儿”。
我们把前一种情况称为前指,后一种情况称为后指。例(50─52)的前指、后指都是关于范围的。
3.2.副词“就”、“才”、“都”在语义上的共同特点是既可以前指,也可以后指。在形式上,用于前指
时,句重音在副词之前;用于后指时,句重音在副词之后(“就”本身也可重读以表示后指)。下面就用前指
、后指、客观量和主观量等语义概念对“就”、“才”、“都”的用法作具体的分析。
3.3.“就”不管用于前指还是后指,都是帮助表示主观小量的。用于前指的例子,如:
(53)'三本就够了。
(54)'六岁就上学了。
(55)有'两个人就能把它抬起来。
用于后指的例子,如:
(56)'就剩这三本了。
(57)就写了'五页。
(58)就'五瓶儿。
马真先生认为,“如果‘就’前的成分是重音所在,而‘就’之后(包括‘就’在内)无重音,那一定是
言多。”(5)例子是:
'他们就十个人。
这个例子中的“十个人”确实是言多,但照我们看来并不是主观大量,因为它没有句重音。再分析一些相
似的例子:
(59)他们'一个小组就十个人。
(60)'两个人就喝了五瓶汽水。
(61)'五岁的孩子就能认两百多字。
这三例“就”的前后都有数量词,但重音都在“就”之前,也就是说,“就”在这几例中是前指的,前指
的“就”的作用只是表示其前边的数量词是主观小量,至少它后边的数量词言多,那是由于前后对比而显示出
来的,不是“就”直接确定的。“'他们就十个人”中,带重音的成分不是含数量词的体词性短语,按我们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