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所有的学生而言,最感兴趣的是什么课?据我的调查,是体育、音乐、课外活动等等。而不是我们所谓的主课语文、数学,更不是作文课,大多数学生提起作文都感到头痛,每逢写起作文来,不是无话可说,就是提笔忘字,虽然平时说起话来滔滔不绝。我们在阅读时,不难发现:外国学生的作文与中国学生的作文有着本质的不同,中国学生的作文结构严谨,前后照应,用词讲究,特别本分。而对于考试中的作文,往往像一盆清水,让人读起来枯燥乏味,却又提不出什么改进意见,因为没有什么错误——让人过后就忘的作文;而外国学生的作文特别注重情感的表达,以情感为主线,开门见山,构成了作文的一大特色。
上述现象,笔者认为,是我们这次课程改革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的作文怎样改,直接关系到未来我们将能读到什么样的作品——二十年后,谁的作品能让我们感动。大多数作家认为,写作靠的是灵感,靠的是对生活的激情,这样写出的文章,才能有血有肉,才能使人感动,才能耐读。有一位知名作家说过,他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教师写的东西 。我想,他是不是也不愿意看到教师的学生的作品呢?众所周知,作家很少出自中文系,因为中文系受到了有关文学方面东西的束缚,写一篇文章,思前想后,施展不开,写出的多是没有血肉的东西。我们的学生将来也要重蹈旧辙吗?那么怎样改变上述状况呢?笔者认为,不防在培养学生写作灵感方面作一下大胆的尝试,现就我这几年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作粗浅的探讨:
一、 让积累成为灵感的基石
新课程标准较以前的教学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即规定每一学年段都详细规定了应该阅读的必要篇目和阅读量。学生经过大量的阅读,不仅能开阔视野,而且能积累丰富的文学知识,这必然推动作文教学的开展,因为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学生才能知道什么是一篇好的作文,才能知道什么是“是”与“非”。
还记得我们开始第一次作文吗?当作文本铺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是那样的茫然,有多少同学是不知所措,望本叹息。为什么呢?不外乎学生被教师吓住了。我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把学生分成了两组,一组学生严格布置了作文要求。而另一组学生先读了很多类似这次文题的作品,还抄了一篇自己认为好的范文,然后我告诉学生,这就是作文,多么容易写。再让学生按我出的题目随意地写,写得越多越好,用词错了也不要紧,有没有段落也行,标点也没有什么要求。结果下来,第一组学生写得字数很少,像造句一样;而第二组学生,写得又多又好,因为他们没有什么顾忌,有了先前的积累,知道什么是一篇作文,将来我们也能写出这样的作文,甚至写得更好。仅仅是多读了几篇作文就有了不同的效果,如果阅读了更多的作品,得到的收获可想而知。
积累这样重要,那么怎样积累呢?首先,要加强基础知识的积累。不管教材怎样改,我们学生的学习过程还是从拼音到汉字,以字扩词,词语在我看来,就像建筑中盖楼用的每一块砖,如果我们不知道每一块砖的用法,不能把每一块砖造得结结实实,我们用什么去造高楼大厦。换句话说,词量不够,词意不明,还谈什么写作文,我们用什么去堆积作文的金字塔。有许多学生作文不好,要求补习,谁又能在短的时间内给补好呢?其实他们的根源,就是他们的基础知识不牢,他们所差的不是作文,而是基础知识。这一点新教材有了明显的改进,把过去的基础训练改为“积累.运用”,这体现了我们已经开始认识到过去的旧模式的不适合之处。经过大量的词语的积累,学生的作文必然会有一个质的飞越。如果教师在这一训练过程中能够很好地把握,适当地因地制宜,让学生收集一些类似的词语,教师也在教学时补充必要的有用词汇,使学生在读读背背中消化吸收,学生必然受益非浅。
其次,要有足够的阅读量,俗话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是学生获得外部知识的有效途径。教师在教学中,要为学生精心设计必读的书目,帮助学生借阅,组织学生集体阅读,适当地做好读书的督促工作,甚至上读书交流课,在课上学生交流读书中遇到的问题,介绍自己好的读书经验,大家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不可忽视的是要帮助学生选择书,因为在这个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社会里,书的种类繁多,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还不够强,免疫力差,一本好的书对学生的潜移默化不见得十分明显;一本坏的书,不健康的书,不但不能促进学生知识的增长,而且会把学生引向歧途。
当然,读书也不限制书本上的,现在由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的普及,电子书刊为我们开启了新的视窗。在线读书为我们增加了新的精神食粮。但是上网的时候,家长或教师一定要注意引导和监督,以免出现不必要的麻烦。
积累不能仅局限在听和看,写好读书笔记是积累知识的关键所在。古人能把自己看到的随时写下来,我们也要提倡在学生中写读书笔记的习惯,经常写读书笔记,有利于学生的记忆。也可以经常把自己遇到的好的词句记录下来,建立自己的词语库,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宝库。
二、 让生活经历成为灵感的海洋
我们现在的教育工作者,仔细地回想起来,不会忘记高玉宝的故事吧。高玉宝作为一位农民出身的作家,他开始写作的时候,并没有太多的文化知识,然而他那一声《半夜鸡叫》,着实让我们所有的人感动至深。他是边学边写的,他写的是自己身边发生的真实故事,是深厚的生活基础造就了他的作品,还是时代造就了一代作家?
生活是所有艺术作品的海洋,我们生活在这个信息时代,接触到的东西更多,遇到的事更新鲜,如果我们能够教给学生必要的观察方法,让学生深入体验这种浓厚的生活气息,走出自我封闭的生存圈子,何乐而不为呢?我们还愁什么学生没有东西可写,还愁自己教不好作文?
怎样让学生学会积累自己的生活呢?首要的一点就是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经常引导学生去发现他们周围都有哪些熟悉的人,都发生了哪些事,哪些是值得回忆的事,哪些是新鲜的事。周围经常发生什么变化?我们生活的环境怎样,哪些风景或物产值得我们骄傲。这些事物学生既然认真观察了,就要把所见所闻记录下来,这是将来写作的素材,是灵感的海洋。有了丰厚的生活基础,还怕写不出好的作文?
三、 让勤奋成为灵感的动力
天才出自勤奋,天道酬勤。懒惰不能造就一代作家,指着天上掉馅饼的人只能是一事无成。时代不同了,我们仅仅靠生活的经历还是不够的,学生从小养成勤奋好学的习惯,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及时地写下来,正如俗语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多写多练,是写作成功的基础。
这里就要谈到写日记。许多当代作家都有过写日记的习惯。这方面我也进行了两组实验:一组学生的日记我经常检查,甚至作文课的时候我还拿到同学当中去念,大家评议:而另一组学生的日记我既不检查,也不许他们互相传阅,只是让他们随心所欲,让他们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表达自己的成长经历与真实情感,但并不是写流水帐。一个学期下来,第一组学生的作文水平并没有太大的起色,主要是作文中缺少令人感动的东西,虽然作文也符合作文要求。而第二组同学的作文却是在表达情感方面,多是心灵的直白,让人读起来有一种异样的感受,就是其中蕴含着不少生命的韵律。总感觉这样的文章有发展前途。究其原因,我们没有真正认识到日记的真正含意,日记是写给自己的东西,怎么能公开呢?我不否认有的教师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认真批改学生的日记,有的工作到深夜,但这样做可能是收效甚微。
提倡学生多写作文也是提高写作技能的有效方法。新教材已经改变的过去的“八大八小”的作文模式,单元作文、小练笔,大量的作文训练如果坚持搞下去,学生的水平必然会提高,最起码写得快。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这或许是其中的哲理吧。
四、 让想象力成为灵感的翅膀
想象力是所有艺术家的翅膀,也是所有发明家的翅膀。有了想象力,飞机升上了天空,电子计算机的联网,使整个地球成为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现在的学生最喜欢看的电视节目是什么,什么频道最具有诱惑力?经过调查,百分之九十九的学生喜欢看《西游记》,几乎没有学生不喜欢看动画片的。为什么呢?《西游记》是神话了的故事,是作者经过想象再现的一个极具诱惑力境界。而作为动画世界,更可谓化腐朽为神奇,又是变形金钢,又是蓝猫系列,以至快乐星球,都是想象力的产物。没有见过的事物通过想象,完全可以再现一个奇妙的世界。
对于学生来讲,十余岁的青少年,再多能有多少社会经历呢?没走多少路,没过多少桥。他们的社会经验,除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还会有什么呢?只有靠想象力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至关重要的。只有这样,学生才有从写作走向创作可能。
想象力是培养出来的,不是天生就有的。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作文题目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可以让学生畅想若干年后的自我,多写一写未来世界。除此之外,还要教给学生联想的方法,怎样用现有的想象支柱,去丰富自己内心深处所期望的美好世界、神奇世界、高科技世界。
另外,作文时也可以放宽对学生的要求——写实写虚,这也是近几年考试作文的一大特色。各级教育部门,在考试的作文题上下工夫,多出些让教师和学生押不到的题目,让良苦的用心促进作文教学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从根本上根除限制学生想象力的一些做法,让学生的灵感来源于丰富的想象力。
五、 让情感成为灵感的火花
感情是一条永远奔流不息的长河,人的一生就是在这样一条长河里荡漾。以情感为主线,自由表达,是我们应该向外国学生作文学习的。
有了丰富的知识积累,有了浓厚的生活基础,再加上一颗天真的、热爱生活的心,就可以提起笔来,写我们自己的作文了。
开学的时候 ,我曾给学生布置了一篇作文,我让学生写自己最愿意写的,写什么都行,交作文的时间是期末。这次作文是最成功的一次。我问学生为什么写得这样好,他们的回答是想写的时候。可见,每周的作文课也受到了一定的挑战。
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当最令自己感动的东西开始碰撞自己的心灵的时候,是写作的最好的时机。让学生打开思想的闸门,让洪水奔流,这才是我们所期望的。这里应该注意的是,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的时候,要多使用一些鼓励性的语言,尤其学生在初次写作时,那密密麻麻、认认真真的修改,往往使学生不敢再写作文,起码不敢尽情地表达。这件事情应该放在学生入门以后再做。
为师多年,成为作家的梦想离我已经遥遥无期了,但我真诚的希望广大同仁与我一道,在作文教学的路上共同探讨,用我们的心,去开启每一位学生灵感的窗子。因为,未来的作家一定上过小学,必定也读过中学。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