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对于应用题的复习,我们也应该从素质教育的
高度来重新认识。 我们认为,复习应使学生掌握知识,加深理解,形成能力,发展智力,
即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素质。因此,在复 习应用题时,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加强基础知识的训练
要学会分析应用题,首先要牢固地掌握好基本的数量关系。这将为较复杂的应用题复习
做好铺垫。这就要 求教师在复习课上加强对这方面的训练。可以布置这样的习题:①每件
上衣24元,5件上衣多少元?使学生知道 ,已知单价和数量求总价,它的数量关系为:单
价×数量=总价。②小红5分钟行200米,每分钟行多少米?使 学生懂得,已知路程和时
间求速度,数量关系为:路程÷时间=速度。③王叔叔每小时加工20个零件,加工2000
个零件,需要几小时?使学生弄清,已知工效、工作总量求工作时间,数量关系为:工作时
间=工作总量÷ 工作效率。对于加减法以及有关乘、除法等方面的数量关系,也这样对学
生进行训练。如此循环往复,有助于 学生牢固地掌握应用题的基础知识,有利于应用题的
分析。
二、训练学生熟练地掌握解题思路,学会独立解题,提高解题能力
解题思路是指在分析应用题时,先想什么,再想什么,最后想什么的思维过程。可以这
样训练:在复习分 数、百分数乘法应用题时,先出示复习题:五年级有学生250人,男生
占总数的3/5,男生有多少人?通过读题 弄清题意:250人、3/5各表示什么?然后通过学
生占总数的3/5确定总人数(250人)是标准量。标准量已知是 乘法。确定这道题用乘法后
找出要求的问题(比较量)和分率的关系,分数3/5和要求的男同
3学人数(比较量)对应列式求解:250×──=150(人)。
5
分数(百分数)乘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是弄清题意→通过比较句分析分率→确定标准量
(已知)→找出要 求的问题(比较量)和分率对应→列式。
在复习分数、百分数除法时,可出示这样的复习题:一个畜牧场有山羊1335只,占总
数的3/8,这个畜牧场 养羊多少只?通过读题弄清1335只、3/8各表示什么?从比较句占总
数的3/8,确定总数是标准量,标准量(总 数)是此题要求的问题,确定用除法,然后找对
应关系。山羊13
335只和3/8对应(比较量和分率对应),列式求解:1335÷──=3560(
8只)。
分数(百分数)除法应用题解题思路:弄清题意→通过比较→分析分率→确定标准量(要
求)→已知数量 (比较量)和分率对应→列式。
再如行程问题的解题思路。出示题:小明和小华同时从相距1800米的两地相对而行,
小明每分行40米,小 华比小明每分多行10米,两人几分相遇?分析:从问题出发,这道
题求什么?应该具备哪两个条件?小华的速 度没有直接告诉,求出来:(40+10)。因此1800
÷(40+10+40)=20(分)。
行程问题的解题思路:从所求问题出发→写出数量关系式→两种数量是不是都具备(不
具备求出来)→结 合数量关系列式。
对于传统的归一问题,归总问题,求平均数问题,和倍问题,和差问题,以及连乘连除
等应用题的复习, 也要注重解题策略、思路和方法的训练,要让学生有充分的思考时间。
通过这种训练,可提高学生分析应用题 的能力。
三、精心设计复习题,形式技能,发展智力,提高教学质量
复习内容是教材的主要组成部分,设计好复习题,是上好复习课的关键。教师应该依据
教学大纲,从班级 的实际出发,在“精”字上下功夫。设计复习题,要使之具有典型性、
灵活性、针对性和覆盖性。
1.典型性:即复习题应具有代表性、示范性,面向大多数学生,做到突出重点,体现难
点,以题及类,以 点带面,达到复习一例,解决一类之目的。如复习两个不等量之间相差
关系的应用题,设计下例:
某鞋厂原计划65天生产塑料凉鞋52000双,实际50天完成,实际每天比计划多生产多
少双?分析时,从问题 看求工效差,即实际工效-原计划工效。而两者都是未知量,工效
=总量÷时间,因此列式为:52000÷50-52 000÷65=240(双)。
这道题中有典型的不等量相差关系的问题,还包含已知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求工效的问
题。在分析过程中 ,可使学生牢固地掌握不等量相差关系问题的解题方法;还可使学生复
习到工效、时间、工作总量之间的数量 关系;又使学生知道,当条件不具备时,要先算出
来,再进行比较。这就体现了以点带面,复习一例,解决一 类的问题。
2.灵活性:即例题的解法要多样多变,启发学生抓住本质,强化技能。培养学生思维的
灵活性和创造性, 采用开放式例题的教学,经实践证明是一个有效的方法。开放式例题是
指设计不完整的题目,可使学生思考多 种正确的答案或途径。如复习分数乘、除法应用题,
教师设计下列题目让学生做:在_上填不同条件和问题, 并用不同方法解答:___,面
粉比大米少1/5,___?这类题典型,灵活性强,不落俗套,可使学生兴趣盎 然。横线上
可这样填:面粉20袋,面粉比大米少1/5, 1大米多少袋?列式为20÷ (1-──)。还可这
样填:大米20袋,面粉比大 5
1米少1/5,面粉多少袋?列式为20×(1-──)。这样设计题,可谓独具 匠 5心。解法
发散,同时复习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并把二者加以比较 ,可使学生准确把握二者区别。
3.针对性:即复习题针对学生实际,抓住学生平时学习中的常见病、多发病,紧扣知识
的易混点、易错点 ,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如复习长方体、圆柱体表面积应用题,可围绕
审题,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辨析:
1)妈妈要做一个长6分米,宽5分米,高7分米的水桶,需要铁皮多少平方分米?
2)妈妈要做一个底面半径为3分米,高7分米的圆柱形的油桶,需要铁皮多少平方分米?
辨析:联系生活实际想:我们平常用的水桶一般没盖,因此第1题中应求水桶5个面的
面积;因油桶有盖, 则第2题应求侧面积加上下两个底面积。通过辨析,可提高学生审题
水平,从而看而不烦,算而不繁,提高做题 准确率。
4.覆盖性:即复习题在题目数量少的情况下,尽可能覆盖较多内容,做到覆盖广。可采
用一题多问的形式 ,如复习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先 1 1 2出示下列一组算式:──×4,
── ÷──。
5 5 5
然后分层次设问:
(1)说说该题算式意义。
(2)不用计算,你能说出各题被乘数、被除数与乘积、商谁大谁小?
(3)你能根据算式编题吗?(应用题)
一组算式,分几层提问,既复习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又重温了乘数、除数比1大或比1
小时,乘得的积或除 得的商比被乘数或被除数大还是小的知识,复习了两个单元的知识。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