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阅读技能的培养
在第四章《掌握外语的心理分析》中,曾就各种言语技能的内在联系用示意图说明。图中“说”、“写”、“听”和“默读”作为四种主要技能各据一方,而朗读则居于中央地位。这是因为默读和写属于笔语方面,默读与听属于领会式掌握,而朗读既与笔语有关,也与口语活动有关(把看到的言语变成发声的言语,同样可以让对方通过听来理解);既与领会式掌握有关(感知和理解笔语),也与复用式掌握有关,可以成为背诵。因而朗读成了各种言语技能的基本技能。毫无疑义,朗读与默读都属于阅读,只是形式和作用存在一定差别,二者都是很重要的阅读技能。朗读不仅是一种基本技能,在高度发展的情况下甚至可以成为有重要意义的语言艺术,如诗歌朗诵、表情朗读等等。但通常所说提高阅读能力主要指发展默读能力而言。
外语教师普遍认为朗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手段,不仅能增强记忆、培养语感,还有利于理解欣赏文学作品。这由于朗读具有一些独特的作用;1.可用以朗读散文、诗歌、戏剧、故事等文学作品,有利于理解欣赏、改正发音、增强节奏感、提高措词和释义能力;2.通过朗读能够诊断阅读中的不足,检查流利与准确情况;3.朗读可使学生认识到书面语只是口头语的不完整的记录,朗读时,同口语一样有着能表达意义的语调、表情等不可能在书面语中得以精确再现的方面。但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为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能力,要求尽量做到默读,似乎朗读与默读之间存在着矛盾。其实,在一般情况下,特别是对初学者说来,朗读和默读的区别只在出声与不出声。而不出声并不等于没有发音动觉的存在。初学者在默读时虽不读出声来,发声器官却仍在参加工作,而且默读与朗读的速度基本上是差不多的。有些成熟读者例如专业的广播员,其朗读速度甚至可以达到相当高的程度,使有些人看材料也跟不上。但对熟练的默读者说来,其默读速度无疑比朗读快得多。应该承认,朗读的速度远较默读为低。这倒并不象有些人设想的,默读省掉了朗读中的发声阶段,感知刺激与意义直接联想。因为默读不必读出声来,并不意味着可以完全摆脱语音动觉,言语知觉中存在着多种感官的相互作用,不可能依靠孤立的视觉进行阅读,只是参与有多少、强弱、主次而已。默读时,对言语动觉似乎要求较低,没有对语音、语调、响度等方面正确适度的要求,甚至不知发音的词也可用自己的音代替。语言毕竟是有声的,主要是以听觉形象储存。第五、六章曾经提到,阅读过程中并非逐词一次次解释所读内容,往往是在读到足够数量的材料时才获得理解。这种延迟理解要求读者记住足够数量的上下文。眼睛实际上超出解释点一段距离,这段超前距离称为眼忆幅度。成熟的读者可以有很宽的眼忆幅度,通常可达15至20个字母。而这里所记忆的是音而不可能去记忆字母单词的形象。视觉形象及其他各种线索主要作为一种辨认依据,只有音的序列才能在语言知觉中进行操作和处理。默读中存在的语音动觉是不可避免的。但熟练的读者主要依靠减少注视次数和停顿时间,扩大眼忆幅度和眼声幅度,增大组块提高认知幅度,并简化读音或允许缺漏和必要的省略等办法来提高阅读速度。为了训练快速阅读,确有必要适当摆脱一些朗读习惯。
当然,这不是说可以忽视朗读的重要意义。对初学者,朗读固然很重要,对任何层次上已经熟练掌握外语的人,经常练习朗读同样非常必要。事实上有许多作品,只有通过朗读才有可能获得从默读中无法得到的文学效果。朗读与默读作为各有一定特点的阅读形式,前者常在语音教学范围内进行训练;后者则主要在综合性阅读课或泛读课上培养。本节着重分析默读技能的培养。
一、 分析性阅读与综合性阅读
外语阅读按其心理过程是以分析为主还是以综合为主可划分为分析性阅读和综合性阅读。分析性阅读伴有对材料的全面分析,必要时还使用翻译,从而推理地间接理解文字材料。这种阅读在外语教学中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初级阶段。因为初学外语者还不具备看到文字材料就能直接理解涵义的能力。他们需要分析形式而揭示材料的内容。不仅如此,通过分析还能加深和巩固词汇、语法、语音知识,发展有关技能。因此分析性阅读在各种性质的外语教学中,都被视为主要的阅读教学形式。即使在层次较高的外语教学中,分析性阅读仍然是必要的,只是分析的内容可以偏于修辞甚至文学方面,不再停留在语法、词汇的分析;可以用外语解释,而不是过多地使用翻译。这种阅读,就其做法和在教学中的地位而言,相当于目前外语教学中通常所称的精读。精读与泛读是指对阅读投入时间与精力的集中与分散,也是从阅读范围和要求的宽度和深度来划分。从不同侧面提出的术语,有共同之处,也各有特点。从心理学角度考量,我们采用分析性阅读和综合性阅读这对术语。当然,分析只是一种手段,不是目的。最终目的是掌握不经翻译进行阅读理解的熟练技能。而综合性阅读正是一种要求不经翻译直接理解的阅读。这不是说综合性阅读过程中,完全不存在分析过程,而是说,即使遇到某种语言费解的困难,也能迅速进行内部的(不出声的)分析甚至翻译,必要时还可查阅词典,仍能流畅地进行阅读理解。理解材料过程的心理学分析使我们可能这样说,分析性阅读教学应与综合性阅读教学配合进行。因为不经翻译的理解乃是推理性理解的完善阶段。两种阅读各有自己的特点,教学方法也不相同,但彼此是相互联系的。二者都对达到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有重要意义。实际上分析性阅读应是综合性阅读的基础。
在外语教学实践中,由于各种言语技能的训练都是借助教科书提供语言材料,大都是从掌握书面的语言材料开始的,因而精读亦即分析性阅读一般都作为基础教学的主要形式。各种言语技能训练主要是围绕精读课展开的。倒是另设的泛读课,才作为以培养阅读能力为主的课程。综合性阅读从而也多数是在泛读课上进行。在基础教学初期分析性阅读的教学中强调培养朗读能力,并与其他言语技能的训练同时进行。而后期的综合性阅读教学,则无疑强调培养默读能力。
分析性阅读与综合性阅读都需要充分理解语言材料,但各有自己的特点。分析性阅读通过分析和翻译等手段达到理解,综合性阅读则综合已知的各方面知识直接理解语言材料。
学生综合理解材料非一朝一夕,而是逐渐达到的,是长期进行不经翻译直接理解外语材料教学的结果。当然,也决不能忽视分析性阅读教学打下的基础。顺利进行综合性阅读教学,要求解决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应选用适合程度的语言材料;二是应考虑组织和检查综合性阅读的教学方法。
(一) 对综合性阅读所用材料的要求
供综合性阅读使用的材料,除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之外,在语言方面首先应比较浅易。否则学生也就不可能不经翻译地理解其意义。如果所读材料包含过多的新词,难免不停地查阅词典,如果句子结构过分复杂,每句都须反复多次重复推敲,那么学生必然很快失去阅读兴趣。因此综合性阅读的材料应以熟悉的词汇和语法结构为基础。可以有少量新词,也应是可以猜测其意义的。这种猜测词义的体验,对提高外语阅读能力有重要作用。当学生经检验发现自己通过猜测获得正确理解,会感到愉快,而且能长久保持在记忆中。综合性阅读材料新词不宜多,但词汇总量则不妨略多,而且应多准备些材料,使学生有可能大量阅读。阅读材料数量可多些,然而材料内容的兴趣性却必须十分注意。内容材能唤起学生阅读兴趣的材料有助于进行综合性阅读教学。一旦培养起学生的阅读外文的兴趣,学生的阅读将会迅速提高。
(二) 训练学生进行综合性阅读的练习
在进行综合性阅读前后甚至同时,适当插入一些特殊的练习,对提高阅读效果和培养阅读能力大有好处。这些练习的目的在于教会学生利用上下文揭示词义,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和词类形式,迅速抓住基本思想,并学会使用词典。所有这些对顺利完成面临的阅读任务都是非常必要的。首先是与发展语言猜测有关的练习对提高综合性阅读能力有重要意义。学习者必须逐渐学会通过分析词的结构以及上下文关系帮助理解词义。这些练习应逐渐提高困难程度,使学生不断克服阅读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例如,用填空练习,可猜测空出的词或词组;用是非练习也可以检验自己猜测的正误。其次是要求找出阅读材料中基本思想或描述主要事件的练习。这种练习教会学生迅速抓住主要思想,很好地把握住情节发展的动向,区分出本质与非本质的内容,从而突出最基本、最主要的东西。此外,还应进行一些使用词典的练习,所有这些练习均有利于提高综合阅读能力。学习者应了解为什么进行这些练习,否则也就失去了练习的意义。
(三) 对综合性阅读的指导和检查
综合性阅读可以在课上进行也可以在课外进行。无论在课上或课外进行阅读,在阅读材料之前,教师均应进行适当布置,告诉学生要读的是什么样的材料,有时还应稍加介绍,但不解释情节。如果阅读原文材料而学生对作者不熟悉,应就作者和作品背景作简单介绍。特别是当所读材料仅为某作品中摘选的一个部分时,让学习者知道全貌,就会减少学习者许多不知所云的烦恼。必要时还应就文学上或政治上或其他方面较突出的问题适当提示,甚至对某些费解的词和短语进行简明扼要的解释。所有这些都在于帮助减少阅读中的困难。外语教学中一般应使用外语来讲解,但须视教学的性质和学习者的实际情况决定,对某些比较困难复杂的内容,用本族语补充解释也是完全必要的。总之,教师的介绍和讲解应具一定的吸引力,能够唤起学习者阅读的强烈愿望。
在课上进行的综合性阅读,教师应安排好时间,使学习者能在规定的时间里进行阅读,前后应留有足够时间进行介绍和检查。阅读前可提出些思考问题,阅读后可提出些供检查理解的问题。要让学习者迅速掌握主题,理出头绪,分出主次。检查理解的办法很多,可以要求学习者口头回答问题,也可以要求他们复述或进行其他口笔语练习,甚至进行翻译。如果是在家里阅读,应在课上布置和讲解,规定学习者阅读范围,提出一定要求,并告以检查方式和时间,一般都在下次课上进行阅读检查。心理学上许多试验证明,有一定的任务要求和强烈的兴趣,最能提高活动的效果。提高综合性阅读成绩,必须十分注意教师的指导和检查工作。
三、阅读速度的提高
对阅读的要求,首先是理解,其次是速度。读得快,不理解等于未读,能够理解而阅读速度太慢,则效率太低,意味着阅读能力不够。因而阅读教学中很重要的任务应是在能够理解的条件下提高阅读速度。为此,教学中在达到一定水平后可进行速读训练。速读是一种找出文章大意的快速阅读。这种阅读在生活中有着很大的实用价值。通常在没有时间仔细阅读,或决定一篇文章是否值得细读时,总是进行速读。进行速读时主要搞清楚:所读材料主要内容是什么?准备说明什么问题?作者抱何种态度?经验证明,速读时阅读材料的标题和每段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有助于抓住大意。为了使学生能有效地进行快速阅读,在安排他们速读之前,可以提出一些相关问题作为提示和引导。除一般速读之外,还可以进行掠读。掠读同样要求快速阅读,但目的性更强,要求寻找时间、地点、数字等非常具体的信息。
培养速读和掠读能力时,学习者往往由于害怕漏掉或错误理解某些信息而裹足不前。其实这种顾虑是毫无必要的,因为速读和掠读的目的并不要求仔细理解每个信息,而且任何人在阅读速度上都还会有一定的潜力,从而加快阅读速度也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困难。正是由于影响阅读速度的重要原因在主观心理方面,教师应帮助学生消除这种心理障碍,让他们知道阅读速度是可以通过积极练习较快提高的。影响阅读速度的因素很多,除目的、材料、智力水平、语言基础等等之外,学习方法、阅读习惯也都可能导致阅读速度缓慢。因而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必要的帮助,使学生注意改变慢速阅读的习惯,逐渐提高阅读速度。
四、 专业阅读能力的培养
在学习者已掌握一般的阅读技能基础上,无论是何种性质的外语教学,都有可能结合本专业特点对学习者进行专业阅读训练。许多高等学校均普遍开设专业外语阅读读,其目的正是在于,在继续提高外语水平同时,学会将外语作业交际工具使用,通过阅读大量获得所需信息,做到学以致用,促进专业水平的提高。
专业阅读以一般阅读技能为基础,另有许多自己的特点。在专业性较强的材料中,专业术语多、复现率低、信息量大。为了顺利进行阅读,学习者的专业水平也有一定影响。专业水平和专业阅读二者有着相互促进的关系。专业知识丰富,有利于进行阅读;通过阅读又转而提高专业水平。反之,专业知识不足,也会在阅读中产生某些困难。专业阅读的目的性一般较强,如果阅读者能充分意识到阅读的目的和具体要求,就有可能恰当地把握住阅读时所需理解的深度和阅读速度,集中精力解决主要问题,从而提高阅读效率。
不同专业有不同的语言特点,专业词汇的含义和概念范围各不相同,体裁、风格甚至语法结构也都不无区别。文学作品的阅读,强调欣赏价值。作家常常使用夸张、比喻等许多文学修辞手法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引起作者与读者之间情感上的共鸣。社会科学专业的阅读,要求阅读者掌握有关词汇,正确理解历史信息、因果关系,组织材料,寻找事实,解释抽象概念,理解时间、空间、时空顺序等概念,深入理解原文,保持批评态度,形成自己的观点。科技阅读完全不同于文学作品阅读,来不得半点夸张,特别要求阅读者能够对包括各种专门术语、概念在内的信息进行系统的理解、分类、记忆,掌握大量技术词汇,学会运用公式和定律等。
总的说来,有效的专业阅读必须以单词辨认、理解、速读等基本阅读技能为基础,掌握该专业的特殊词汇、概念,从而较快地提高专业阅读的能力。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