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的发展,需要教育的支持,教育的发展以教师为本。21世纪的到来,对所有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作为生物学教师来说,要适应21世纪的需要,究竟需要怎样的素质?本文谈谈笔者的认识。
高尚的师德
教师的工作是一个育人的工作,这个性质是千古不变的,生物教师自归其属。在育人工作中,教师是学生的楷模,教师自身的形象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高尚的师德不仅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其本身也是一种能对学生起到教育作用的教育资源。师德是教师职业理想的表现,它是教师献身于教育事业的根本动力。
教师要真正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心理上要有强烈而持久的“教育动机”,并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高昂的工作积极性。“教育动机”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的学习和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事业心、责任感和高昂的工作积极性是教师“教育动机”这个内部心理因素的外在表现。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将这种事业心、责任感和工作积极性称之为“教师的职业理想”。这也是我们所说的师德。
教师的职业理想的核心成分是“对学生的爱”,在一定程度上讲,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因此,高尚的师德的培养,主要是让教师产生热爱学生的情感,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理念。新世纪,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成熟,使教育技术必须向多媒体网络化发展,这更要求我们的教师,不被网上各种“自由化”思潮所影响,不被各种精神垃圾所污染,自觉修身养性,以身立教,以德服人。
先进的教育理论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过去以“刺激—反应”为主的教育模式已逐步被“主导—主体”的教育模式所取代,学习者已由“知识灌输的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在这样的大潮下,需要我们所有的生物学教师,学习新的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近年来,随着心理学对人类学习过程认知规律研究的不断深入,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已经开始逐渐流行。由瑞士的皮雅杰(I.Piaget)提出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构建的方式而获得。这种科学的认知理论要求我们所有的生物学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探索并形成科学的教育理论。它要求教师必须形成“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构建”的教学思想,必须深入研究符合现代教育理论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生物学教师要成为学生意义构建的帮助者,必须注意以下几方面的指导作用:
(1)利用生物课堂和生物兴趣小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
(2)通过创设符合生物教学内容的情境和提示生物学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
(3)在可能的条件下,开展讨论与交流,组织协作学习,并对协作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着利于意义构建的方向发展。现代化的教育技能语言的发展,文字的诞生,印刷的发明及其改进,没有这些技术的出现,就谈不上教育的发展;近代新技术如收音机、摄影、电影、电视等多种媒体的加入,在课堂教学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世纪之交,由于多媒体计算机和Internet网络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使教育技术也紧跟着向多媒体网络化方向发展,它们所具有的多种特性特别适合于实现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所以,生物教学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熟练掌握现代化的多媒体网络教育技术,将所能获得的生物信息数字化,充分利用Internet上的信息资源,将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将枯燥的生物知识趣味化,将抽象的生物理论具体化,将微观的生物现象宏观化;要能够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网络教育技术,汇集生物学知识,提供生物学科学研究的前沿资料,创设生物学实验的协作情境;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网络,为学生提供交流观点、发表评论的公开论坛,培养学生对现实问题敏锐的观察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丰富的生物学知识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继续爆炸”的时代,它要求大幅度地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因此,没有丰富的生物学知识是无论如何也不能称之为“生物世纪”合格的生物学教师的。作为新世纪的生物学教师,必须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
1 生物学基础知识。
这是作为生物学教师应当具备的最基本的知识,是帮助学生对生物学知识进行意义构建的前提条件。只有具备深厚的生物学基础知识,才能使本系统的知识结构化,才能充分考虑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为学生的学习创设相应的情境。
2 生物边缘学科的知识。
这是作为生物学教师解决生物学问题必须具备的工具性知识。它可以帮助理解生物学概念,解释生物学或相应的社会现象,处理生物学数据,提供生物学资料等。这些边缘知识包括数学、物理、化学、语文、地理、计算机、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等,甚至于各种比赛、竞技等。
3 生物学实验技能。
生物学实验是生物学发现和创造的源泉,是检验生物学理论的唯一标准。生物学教师只有掌握了实验技能,才能够较好地演示实验,指导学生实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进行意义构建的积极性,也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破除科学研究的神秘感。
4 生物学研究水平。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这要求生物学教师站在一定的高度看问题。指导学生时,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素质,能够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认知系统和获得实践的探秘动力。
5 生物学的最新学科动态。
学生知识的来源比较广泛,新鲜知识的掌握比较及时,这就要求生物学教师也必须尽可能快地掌握最新的学科动态,在为学生提供交流观点、发表评论的公开论坛的同时,积极参与学生的讨论和交流。这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还能使学生进行有效的协作学习,引导学生朝着利于生物学知识的意义构建的方向发展。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随着知识的不断丰富,教育技术的多媒体网络化,生物学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也必须进一步增强,才能在学生对知识进行意义构建的过程中发挥好“帮助者、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的功能。
生物学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生物学基本知识之间的组织管理。生物学教师要能够将零碎的知识点形成一定的结构、网络和体系,使学生对知识之间的联系一目了然,前后呼应。二是生物学知识与现代化技术的组合。要能够将多媒体网络技术与生物学科课程整合起来,使多媒体网络技术真正为生物学科中学生的认知服务,对生物学知识进行汇集、分类、整理,以各种方式体现生物学的宏观和微观世界。三是课堂学习和兴趣活动的组织管理。学生在校园局域网或Internet上“漫游”,要让学生身临其境,专题学习、讨论和研究,符合预定的学习目标,各位学生目标一致,但方向不同,其管理难度可想而知。四是信息的接受和发送的组织管理。教师要将不同的问题传输给不同任务的学生,要将学生的不同观点、意见、疑问等收集整理,要对不同的学生的问题作出答复等等。这些都不是一般的组织管理能力就能适应的,生物学教师没有很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就不可能使学生井然有序地、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认知的意义构建。
当然,作为世纪之交的生物学教师,还应具备更多的素质和能力。我们要深入研究科学的教育教学理论,努力掌握现代化的教育技术,不断地充实自身各方面的知识,加强高尚的师德修养,为迎接生物世纪的到来作出应有的贡献,对学生的发展作出最有益的帮助。
[出处] 中学生物教学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