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开发署(UNDP)援助项目“通过互动式教学参考资料的开发加强中小学环境教育能力建设”于1997年第四季度正式在我国启动,该项目实施标志着我国中小学环境教育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笔者结合初二“生物与环境”单元教学内容,运用“互动式”教学方法,对生态教育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互动式”教学方法简介
“互动式”教学方法是一种师生之间双向沟通的教学方法。它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注入式教学截然不同,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反映和创造,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是教学过程的规划者,是学生的组织者,是问题和资料的编写者、提供者,教师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亲身体验的机会,使学生在亲自实践的过程中,体验其中的乐趣与成就感。“互动式”教学方法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按一个积极的调研过程进行教学,并着重于认真思考,向“现实生活”学习。
“互动式”教学方法的应用
运用“互动式”教学方法,应创设更多的观察、实验、调查、参观、考察等形式,让学生亲自参与体验活动,让生态教育内容融入其实验活动中。
1 探究法的运用
探究法又称发现法,问题解决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对具体问题的思考、探索、考察,发现所要掌握的知识、概念、观点或应有的态度、解决问题的途径的一种方法。运用此法时以社会最近关注的、与生态有关的焦点引入,以其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如在1998年3月~4月间发生在广东珠江口及临近海域的大面积赤潮,这是贴近现实生活的热点话题,以此线索引导学生发现解决赤潮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到图书馆查阅文献资料,采访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等研究赤潮问题的专家,在通过各种方式使学生了解赤潮问题产生的原因、现状与危害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开拓思路,设想多种解决赤潮防治、预报的方案,并对如下各个方面进行讨论、分析、比较。
(1)为什么这次赤潮来势凶猛,持续时间长,波及面广,危害性大,为历史所罕见?
(2)赤潮的起因及危害方式是怎样的?
(3)怎样才能更好地对赤潮进行防治、预报?
(4)保护海洋环境有什么意义由此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解决赤潮问题的探索精神,使学生建立环境忧患意识和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2 实验法的运用
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一定的器材、设备或其他手段,按照一定的条件和步骤进行独立作业,以获得知识、培养技能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生态实验设计,根据本校实验情况和条件,选取如下两个方案实施。
实验一:不同生态类型对气候的影响在校园选6个地点:(1)行道(裸地);(2)行道(半荫);(3)聚清园(1种人工草);(4)足球场(2种人工草);(5)气象站(草地有灌木);(6)生物园(模拟森林),把学生分成6个小组,在同一时间上午10:35)用干湿温度计测量温度和相对湿度,数据如下:
在此基础上诱导学生提出下列问题并讨论分析:
(1)裸地、草坪、灌丛、森林对气温及相对湿度影响有何差异?为什么?
(2)植物种类由少到多对气候(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影响有什么变化规律?
(3)植物的多样性有什么意义?
实验二:用pH计测酸雨
让学生提前用干净瓶装接天然雨水,每次单独分装,课堂上指导学生用pH计测量雨水pH值,结果如下:
在此基础上诱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讨论分析:
(1)什么是酸雨?广州酸雨程度如何?
(2)酸雨是怎样形成的?酸雨有什么危害?
(3)形成广州酸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怎样才能控制和减少酸雨?
在上述实验设计、实施过程和结果分析的基础上,学生较好地理解了森林是生态平衡的重要支柱,生物多样性是人类持续发展的自然基础。
3 环境考察法的运用环境考察法是依据教育目的与要求,组织学生到一定场所(自然环境、生产现场、气象站、动物园、植物园、自然保护区等)进行观察、考察、研究、分析的一种方法。在中科院华南植物研究所生态实验中心的支持下,组织学生于1998年5月1日~2日到中科院鹤山丘陵综合试验站进行环境考察。
首先明确考察目标、内容(开展热带、亚热带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及生态农业优化模式示范推广研究的意义),详细设计考察步骤,列出一系列问题供学生考察中思考。其次在考察进行中,教师辅导学生收集有关资料,做好记录,在鹤山站科研人员的指导下,学生进行了森林水文测量、林内小气候观测、土壤容重的测定、植物光合与呼吸作用的测定、植物群落辐射能环境测定、植物群落的调查等生态系列实验。引导学生在考察实验的基础上有步骤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提出新问题,并与鹤山站科研人员交流、讨论、座谈生态系列实验的体会。
考察结束时,在学生报告各自收获的基础上进行如下讨论:
(1)为什么在广东推广鹤山站筛选优化的针阔叶混交林?
(2)为什么选择马占相思(豆科植物)用作阔叶混交树?
(3)为什么林、果、草、鱼复合农林生态系统模式具有推广价值?
通过讨论总结,使学生将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此外,学生运用调查法,调查了解到广州白云山生态遭受破坏、广州市环境空气和珠江河水污染严重的原因和现状,学生们更加理解和支持广州市政府的“青山碧水蓝天”工程,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如参加家庭植树活动等进行生态环境保护,懂得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野生动植物的重要意义,进而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收获与体会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主旋律,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优化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运用“互动式”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运用“互动式”教学方法,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意识、创新方法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实验、调查、考察、探索;而教师的作用在于导,在学生主体参与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做好启发、引导,组织学生积极开展分析、综合、概括、推理等有效的思维活动,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思维训练。
主要参考文献
1 任耐安.“互动式”教学方法与中小学环境教育.环境教育,1998(2):21~23
2 王红旗.环境教育的方式与方法.环境教育,1999(1):3~5
[出处] 中学生物教学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