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以人为本、生命科学
(一)明确考核的内容、重点及指导思想
综合科生物的内容是《高中生物》必修本,共约涵盖90个知识点,可分为细胞结构、代谢、调节、遗传、进化和生态等六大板块。由于题量的限制,所考的内容不可能面面俱到,即不强调知识的覆盖面,主要是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生物学概念、规律等知识来解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要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
综合科的每科之间,首先是一种相对独立的关系,应该把课本的六大板块内容看作是一个有机整体,注意它们的相关性,领会知识的内在联系,把握知识的整体性,融会贯通地把相关的知识联系起来灵活运用。如2000广东卷第四大题的17-20题,本大题主要目的在以绿色植物为线索考查对生物学基本知识的理解能力。这些知识包括DNA分布、叶绿素如何形成、物质的消化及自然保护区。
各学科之间又是一种交叉渗透综合的关系。如2000山西卷的第6题(略),本题目的在于考查对理、化、生三科知识的综合理解运用能力。预测2001年综合卷,学科之间的综合内容应有所加强,这也充分说明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生物学的发展无不体现着各学科的交叉与渗透。注意学科内、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所学知识,从而达到拓宽学生思路,培养解题能力的效果。
(三)关注当今生物科学中的热点、重点问题生物科学在人类社会活动中具有最广泛的应用价值。要把生物学知识与生产生活实践相联系,决不能回避当今生物学科的热点、重点问题,这也是生物教学与高考命题时的一个重要原则。例如用生殖、遗传的知识,可以回答有关克隆羊-多利诞生的过程和原理。掌握了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碱基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可以回答有关"人类基因组"的一些问题。又如有关环保问题,要求学生分析造成污染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检测,如何治理等,这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很好的实例。
(四)强调知识与能力的统一高考不脱离教学大纲,但又不拘泥于教学大纲。现在不少题目是在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同时,着重加强对考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对这一点,我们应有清醒的认识。
(五)生物科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联系(举例)1.与地理联系---环境保护、生物圈、生态平衡、温室效应。2.与化学联系---细胞化学成分、无机物、有机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酶的特性和功能、矿质代谢、三大类有机物代谢与化学反应方程式、蛋白质结构、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3.与物理联系---色素吸收光谱、显微镜原理、能量转化、各种物理因素诱发突变。4.与政治(哲学)联系---计生政策、生物多样性与统一性观点、生物结构与功能适应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目前有些复习资料,难题、偏题过多,建议不要在此花太多时间。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