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教学是以教材和教师的思路为出发点的,这是对教学过程的本质的陈旧认识,这种认识,体现为"知识本位",即教学是传授前人留下的已有的知识经验。学生是知识的被动的接受体,是贮藏知识的容器。自然教学改革和发展的趋势已经表明,这种无视学生主体地位,填鸭
式的传统教学观念已成昨日黄花。那么,怎样才算是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我认为,只有重视了一切从学生的发展着眼,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地进行教学,才可能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才可能把学生的认知过程和科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有机地统一起来。
《鸟》一课,教材的设计思路是:认识鸟的外形特点→联系生活环境认识鸟的脚和喙→通过与其他动物比较找鸟的共同特征→鸟的知识应用。第一次试教,我发现,引导学生联系鸟的生活环境认识鸟的脚喙时,学生思维极其活跃,不但联系每小组鸽子、鹦鹉、画眉这三种鸟,还提到猫头鹰、啄木鸟、老鹰的生活环境与脚、喙的联系。但在与其他动物相比较时,学生的学习投入便显得有些不足了,思维发生了堵车,我便急于引导这些鸟同其他动物比较,学生说的乱七八糟,最后不得不由我"强行"引导,得出"羽毛"是鸟的本质特征,以至于形成鸟的概念之后,便没有时间去应用了。下课后,我反复思考:鸟的概念应如何形成?按照概念形成的一般过程应是:找出几种鸟的共同特征→概括出最重要的特征→习得鸟的概念。本课的教学过程是否符合学生形成概念的认知过程?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形成鸟的重要特征"这一环节放在"联系鸟的生活环境认识鸟的脚和喙"环节之后,让学生把鸟同"猴、鸭嘴兽、鱼、乌龟、蝴蝶"比较,找鸟的本质特征时,学生说的比较零乱,因为找本质特征没有建立在"找几种鸟的共同特征"的基础上,让几种具体的鸟同其它不同类的哺乳动物、爬行动物、鱼类、昆虫比较,当然是无从比起。再回顾教学内容:前面的观察时间多,学生面对活生生的鸟,非常兴奋,再联系鸟的生活环境认识鸟的脚和喙,学生根据已有经验讨论热烈,发言踊跃,到最后十分钟,学生已显倦意。
能否在教学设计上来一个改变,让学生在找几种鸟的共同特征之后,再概括鸟的本质特征,然后,再联系鸟的生活环境认识脚和喙,把学生在"观察鸟、讨论鸟的喙和脚"这两个兴奋点上的教学活动分离开,在四十分钟内引导学生经历兴奋→衰减→刺激→再兴奋→衰减的心理变化轨迹。
再次试教时,我先由一个小故事导入新课:"动物医院组织动物们去体检,鸟科的孔雀医生那儿一下子进来了4个动物:蝙蝠、鸡、企鹅、鸵鸟,都要挂鸟科,把孔雀医生搞糊涂了,它们是不是鸟?同学们想不想帮一帮孔雀医生?"学生自觉进入了一种要探究鸟的氛围。随即,我把事先为他们准备的三种鸟每组一笼,3分钟后轮换一次,经过前十分钟的观察,学生们收集了这三种鸟的事实,然后,我引导学生:"既然它们都是鸟,就一定有许多相同的地方;这几种鸟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引导学生找出这三种鸟的共同特征后,我提出:"是不是具有这些特征的动物都是鸟?"最后经层层筛选、删除,只留下了"有羽毛"。在形成鸟的共同特征、应用鸟的知识之后,学生的心理刺激进入衰退期,我不失时机地提出:"这些都是鸟,为什么长得不一样?"给学生一个新的刺激,学生在分组讨论时,发言十分踊跃,不但说出了这三种鸟的生活环境,还列举了丹顶鹤、鹰、猫头鹰、啄木鸟等鸟的脚、喙,与它们的生活习性之间的联系,有的学生还指出:"丹顶鹤的脖子长,腿也长,这是因为它生活在沼泽地、湖边,脚长能站在水比较深的地方,脖子长可以扎进水中啄鱼吃。""猫头鹰的视力非常好,可以帮助它夜晚捉田鼠","猫头鹰吃田鼠是为了增强它的视力,田鼠体内有一种物质,猫头鹰吃了以后,晚上眼睛就能看见田鼠了……"
由于调整了教学思路,遵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进行教学,整节课教学结构为:观察鸟→收集鸟的有关事实→分类整理有关鸟的事实→抽象概括出鸟的概念→应用鸟的概念进行判断→比较鸟的身体的不同→推想身体形态同生活习性的关系。学生在四十分钟内既经历了概念形成的过程,又发展了辩证思维。
(本文发表于《小学自然教学》2001年第10期)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