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 要 在辨析水资源价值涵义的基础上,阐述水资源动态完全成本定价模型;并从不同层次分析了它为何能使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得以实现;最后提出了应用该模型尚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水资源;持续利用;价值核算;动态完全成本
中图分类号 TV213; F014.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3037(2000)03-0236-05
1 问题的提出
在即将步入 21 世纪的今天,可持续发展观念已深入人心。在寻求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中,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是其基础和保证。其中,水资源的永续利用和保护,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和核心。因为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源泉,也是任何国家和地区永远不可或缺的资源。水资源的分布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人类至今难以从根本上加以改变;缺水地区也难以从别的国家进口。我国是一个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也是一个水资源浪费严重的国家,加之水资源的地区分配、季节分配、年际变化很不均衡,进一步加深了水资源危机。因此,水资源的问题已经并将越来越强烈地制约我国的持续发展。如何合理利用、保护我国的水资源,已成为一个十分突出而现实的问题。为此,合理计算水资源的价值,为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已刻不容缓。
2 水资源价值核算的必要性
由于水资源是一种可再生资源,长期以来,被误认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加之早期水污染不严重,未形成较大的危害或损失,水环境功能价值被掩盖或忽视,未能形成节约用水、清洁生产的观念,导致水资源长期被无价或低价使用,不仅造成水资源量的耗减与质的下降,而且至今在人们的思维和经济活动中,未能给水资源应有的战略定位和价值评估,成为国民经济指标体系的一大误区或缺陷。可见,重新评价和核算水资源价值,并以其为基准,建立合理的水资源价格,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紧迫的。它将从根本上改变水资源无价或低价利用之现状。通过水资源成本、环境成本与机会成本的内部化将水资源价值核算与国民经济核算结合起来,将有利于征收资源费、排污费及补贴等经济手段的实施,使水资源产权更为明晰,为所有者、经营者及使用者之间实现利益分配及风险共担提供理论依据,对寻求水资源环境建设资金,用以保护水源、水质,改进生产工艺等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水排放等也有积极意义。总之,通过水资源价值核算,建立合理的水资源价格体系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经济学实现最基础最核心的技术关键。本文将对此作系统探讨。
3 水资源动态完全成本定价模式
3.1 完全成本因素分析
水资源作为非人工的自然资源其本身是具有价值的,而水资源动态完全成本是其合理价格[1]。所谓水资源完全成本是指人们开发利用水资源所付出的各种成本的总和。在资源环境成本内在化的基础上[2],考虑水资源的社会机会成本,认为它由以下 4 部分组成:①水资源本身的价值,即未经人类劳动参与的、天然产生的价值 P1;②基于人类劳动投入产生的新价值 P2;③水资源外部性引起的外部成本 P3;④水资源多用途及稀缺性决定的社会机会成本 P4。设水资源价格为 P,则有
P=P1+P2+P3+P4 (1)
3.1.1 水资源价值
3.1.1.1 水资源功能
水资源在经济社会及环境再生产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它既是人类在工业生产、农业灌溉及生活中需要大量消耗的实物资源,亦是能对人类行为过程产生的废弃物起纳污和净化作用的环境资源[3]。所要指出的是不论是实物资源还是环境资源,水资源都是有限的,对其开发、利用不能超越其阀值。概括起来,水资源具有生命维持功能,生产维系功能,景观美学功能,环境净化功能,生态循环功能,资源和能源的载体与应用功能的多样性决定着价值的多元性。
3.1.1.2 水资源价值
西方效用价值论认为水资源是有价值的,原因在于水资源是人类必不可少的自然资源,对人类有巨大的效用,尤其当水资源短缺供需矛盾尖锐时,就满足了既有效用又短缺的条件。但效用价值论将水资源的价值等同于使用价值,既不全面,又因效用受人们的主观心理影响,无法准确量化,局限性很大。传统的劳动价值理论认为,价值是凝结于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水资源经过开发后成为水资源产品具有了价值,这仅考虑了资源产品中人类劳动的投入,并未真正回答水资源本身是否有价值的问题。还有人认为,当前水资源的自然再生产过程已不能满足对水资源的需求,水资源价值就是人们为使社会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再生产保持良性平衡而付出的必要劳动,即为了补偿水资源消耗与折损所投入的劳动,这也未涉及水资源价值本身被消耗的补偿。
西方效用价值论及传统的劳动价值论均未能完全解决水资源价值问题,因此,寻求新的水资源价值理论,才能为水资源价值核算提供依据。
3.1.1.3 水资源价值影响因素
水资源价值是质与量的高度统一,并受经济、社会因素的影响。供求关系对水资源价值有重要影响。“物以稀为贵 ",表明了资源的稀缺程度与价值量的关系,某资源越相对稀缺,其价值亦越高,我国北方水资源较之南方贫乏,其珍贵性也就较南方为高。相信随着水需求量的日益增加,水资源的稀缺性日益明显,其价值也将不断升高。
水质与水资源价值密不可分。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水质愈好,具较好的实物资源及环境功能,价值愈大;受污染的水资源其价值降低,有的失去了使用价值及价值,甚至给人们造成危害,形成损失而具有了负价值。
经济社会条件是影响水资源价值的又一因素。一般说来,生产力越发达,经济条件越好,更重视水资源的持续利用,在可承受范围内愿付出更大的经济代价,从而使水资源具有了更高的价值。纵观文明历史进程,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水资源价值必将经历从无到有、从低到合理的过程。
影响水资源价值的诸因素均随时间维和空间维而变化,水资源价值也由此具有了时空特性。水资源价值的时空流相互交织构成了水资源价值场,并可据此分析水资源价值变化情况,采取措施[4]。
3.1.1.4 水资源价值数学表达
水资源价值由水功能对应的实物价值和环境价值耦合而得,设水资源价值
P1+P11+P12 (2)
其中,P11——水资源实物价值,P12——水资源环境价值。
水资源价值常通过征收水资源费得以实现。设水资源的地租或租金为 R,i 为平均利息率,由地租理论得水资源本身价值的计算公式为:
P1=R/i (3)
水资源核算包括实物核算及价值核算,价值核算建立于实物核算基础之上,并成为水资源核算的核心。水资源价值是动态完全成本定价的基准。
3.1.2 水资源人类劳动新价值
为了用水,人类必须对水资源投入劳动,使水资源产品具有了人类劳动新价值 (P2),它包括运营成本及正常利润。运营成本用于水源的勘探,供水设施的建设、维护及管理费用等,依据资本属性,运营成本又分为固定资本 (C) 和流动资本 (V),固定资本指水资源产品生产过程中投入生产资料的价值,流动资本是劳动力在必要劳动时创造的价值;正常利润 (m) 指按资本社会平均利润率 (ρ) 运营成本应获取的相应利润,是水资源产品生产过程中劳动力创造的剩余价值,于是有
P2=(1+ρ)(C+V)=C+V+m (4)
考虑利息率可得人类劳动使水资源新增价值 P2 的计算公式为:
![]() |
水资源产品的价值由水资源本身价值 P1 及人类劳动产生价值 P2 构成,其实际价值为:
![]() |
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两大问题,水资源利用的外部性及代内和代际间公平分配是实施水资源持续利用必须解决的问题。在确定水资源价格时,还应将外部性引起的外部成本及代内代际分配造成的社会机会成本计算入内,才真正从经济学的价格机制上实现了水资源的持续利用。
3.1.3 水资源外部成本
水资源外部性指某用水者对其它经济主体产生的非市场性的影响。对受影响者有利的外部影响称为外部经济,不利的称为外部不经济。所谓非市场性,是指这种影响并未通过市场价格机制反映出来。在水资源利用过程中,造成水污染者的当事人并未承担损失,而由受害者或第三者负担,这种成本就是外部成本。
水资源的外部成本包括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及恢复水环境的费用[5]。设水污染的经济损失为 P31,废水处理或水环境恢复费用为 P32,则有
![]() |
其中,Ki1 为损失系数;Ki2 为恢复系数;Ki 为外部成本系数;Hi 为第 i 种污染因素单位量的外部成本;M 为产品产值。
3.1.4 水资源社会机会成本
水资源的稀缺性及多用途性,决定了其具有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耗水者消费水资源后放弃的其它用途或将来时段的纯收益,包括代内和代际间的机会成本,只有将社会机会成本计入水价,才能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公平原则。设每个行业的机会成本系数为 Li,其用水量为 Qi(i=1,2,…,n),则水资源的机会成本可表述为:
![]() |
3.2 动态完全成本定价模型
为制订合理的水价格,在计算水价时,实施完全成本定价,即水资源产品价格中不仅要包括水资源价值及人类劳动创造的价值,还要包括水资源的外部成本及社会机会成本。将式 (3)、(5)、(7)、(8) 代入式 (1) 得
![]() |
由于水资源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考虑供求关系后的水价为:
![]() |
其中,Qd、Qs 分别为水资源需求量及供给量 Ed、Es 分别为资源的需求弹性系数和供给弹性系数。
式 (10) 仅是一个静态的描述公式,事实上水资源价格随时间维发生变化。设水资源的年贴现率为 i',则第 t 年水资源的动态完全成本价格为[2]:
![]() |
4 水资源完全成本定价对我国水资源持续利用的启示
合理的水资源价格体系是水资源从经济角度上得以持续利用的关键,它在不同层次上均可调整我们的用水行为和观念。
4.1 宏观层次上将水资源环境价值核算融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世界上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有两大类:一是联合国制订、西方国家普遍采用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SNA);二是前苏联、东欧国家和我国采用的国民经济平衡体系 (MPS)。现在,我国建立了国民生产总值 (GNP) 指标的统计。然而 GNP 仅仅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年中售出的商品和服务的总值,不能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福利和人民对生活的满意程度。自然资源的价值问题仍未完全解决,资源环境问题未反映在国民经济核算之中,GNP 并不能真正反映国家经济发展的实际效果,因为经济扩张可以依靠粗放的大规模消耗资源及破坏生态环境获得,但 GNP 的计算却未将这种资源耗损与补偿纳入其中。例如,中国社科院环发中心徐嵩龄等研究表明,1993 年中国因水污染造成的损失为 302 亿元,水资源破坏引起的损失为 124 亿元,两者合计约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 1.23%[6]。因此,在统计国民产值时,应从 GNP 中扣除这种资源的外部不经济及折损,以纯福利经济指标替代单纯的经济规模指标,使水资源环境核算包含于环境经济核算体系之中。只有这样,才能摒除国民经济中的虚假成分,防止由于大量资源浪费及环境破坏带来的短期的经济增长,因为这种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背后是“资源空心化 " 现象。
4.2 中观层次上,水资源环境价值核算可优化产业布局和调整产业结构
水资源的日益紧缺,使其已成为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水资源价值核算将对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产生重大影响,而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反过来又利于水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与保护,实现持续利用之终极目标。通过水资源价值核算可得出特定区域水资源资产值。从而在不同水资产区采取不同的发展战略,执行不同的产业政策。如在水资源丰富、环境容量大的地区或流域,强大的水资产是承担部分耗水及高产污行业的重要保证,而在水资源相对缺乏区,水资源资产小,适宜发展耗水少、轻污乃至无污产业。此外,水资源价值核算及完全成本定价,势必导致水价提高,这对产业结构演化产生有益影响。使某些以往不计水资源环境成本而具竞争优势的商品失去优势。投资资金也会转向经济发展与水资源持续利用相兼顾的产业,客观上利于水资源的持续利用。
4.3 微观层次上,水资源环境价值核算渗透于每一个经济单元
水价政策的改变,可从微观层次上调整企业或个人的水资源观念。水价提升势必导致水资源消费者重新审视自己的经济行为,使得水资源环境价值纳入每个人的经济行为之中。
现实生活中,采取经济手段,保护水资源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除支付工程运营费用及正常利润的部分水价外,常用的经济手段还有收费 ( 资源费和排污收费 )、补贴、押金及执行鼓励金等。设对终端用户的各项征费分别为 Ci,则水资源消费者所支付的总费用为;考虑水资源完全成本 P,有:
(1) 当时,水资源的实际成本高于用水者支付的费用,水资源仍是事实上的被低价使用,从消费者微观利益而言,水资源浪费及支付排污费仍是合算的,这不利于水资源的持续利用;
(2) 当时,用水者支付的实际费用高于水资源的完全成本。尽管这有利于水资源的保护,但影响人们开发、利用水资源发展经济的积极性,未能将水资源持续利用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
(3) 当时,用户承担了水资源的完全成本。在形成经济决策时,水资源的完全成本得以考虑,既保证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又做到了适度开发。实现了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统一。
5 讨论
5.1 如何定量水资源动态完全成本
由于水资源价格是一个复杂的体系,涉及因素多,变数亦众;且其价值、机会成本及外部成本难以精确定量,使得动态完全成本仅提供了一种理论框架,离应用还有一定距离。
5.2 水资源完全成本的费用分配和用途
完全成本的费用分配和用途反应了水资源的产权关系。水资源的所有权属于国家或集体,水资源费应为国家或集体所有;运营成本及正常利润则归水资源经营者;而使用水资源造成的外部成本及社会机会成本应由统一的水资源管理部门征收,并用以水资源的开发、协调及水环境的保护,以满足持续发展对水的需求。
5.3 水资源动态完全成本核算对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及物价水平的影响评价
水价的升高理论上讲对节约用水,清洁生产确有益处,但短时间内由于投资有限,如过多资金被用于设备的更新及技术改造,可能会影响经济发展速度。水是与人密切相关的自然资源,其价格变动必须考虑人们的承受能力,不能超过水费承受上限;此外,水资源环境的内部化还会导致系列产品的物价上涨,也是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7]。
5.4 水资源市场调节与行政管理结合度的探讨
建立完善的水资源市场是资源持续利用的重要保证。包括实施动态的水资源价格,进行排污许可交易、取水许可交易等。但在某些出现“市场失效 " 的情况下,行政和法规管理将成为重要的补充手段。
参考文献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