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自3edu教育网 历史知识本身是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学习历史可以开拓视野,增长知识,可以使人变得成熟、渊博而有智慧。具有丰富历史修养的人善于用历史眼光观察事物、观察现实、预见未来。作为中学教师,我认为,每门学科都应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品质,历史学科当然也不例外。笔者拟就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品质,谈几点看法,以求教于方家。
一、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激起探索欲望
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之心理特征。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之时,他就会主动地、积极地、执着地去探索。心理学告诉我们: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那就是希望自己有朝一日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或探索者。
历史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必然会产生许多值得纪念的史实。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穿插历史发展史,不但可以教育学生,而且可以增强学生对历史的认识,丰富历史知识,开拓思维,提高学习中的智力参与度,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我们也应当经常有意识地介绍一些科学家如何利用兴趣这一武器,去揭开人类社会和大自然的奥秘而取得惊人成就的事例,把学生这种潜在的需求激发出来,使之产生掌握创造性思维的欲望。
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为了激发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兴趣,教师必须酷爱自己所教的学科,并努力发现、研究和探索,使之成为自己的兴趣中心。教师有了这样的兴趣中心,才能从挖掘教材内容上,从组织教学的形式上,从选择教学方法上多下功夫,使自己的教学艺术达到引人入胜的境地,从而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而教师自身的兴趣也将丰富,思维将更加灵活多变,这就为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敞开了大门。
二、对学生的创造性人格进行培养
知识的创新是通过有创新欲望和创新能力的人实现的。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使学生具有创造性人格。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活动是人们从事的主要活动。的确,人的意志有强弱之分,人的意志品质有优劣之别。人的意志品质一般包括独立性、果断性、坚定性和自制力,等等,其中人的意志的坚定性也叫顽强性,它表现为长时间坚信自己决定的合理性,并坚持不懈地为实行决定而努力。面对创新路上的困难,人们只有具有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始终不一地坚持创新,才可能最终获得创新的硕果。一次创新的成功也许是千百次创新活动受挫的结果;一个人创新活动的成功,也许是成千上万人创新失败的结果。面对创新路上的困难,人们只有具有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始终如一地坚持创新,才可能最终获得创新的硕果。培养学生坚持的意志品质应该是历史学科的优势。人类历史上科学技术的重大发明,很多都是经过科学家的艰苦劳动和无数次的失败才创造出来的。另外,通过讲述无数革命先烈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在经历无数次探索和失败后,中国革命才取得成功等史实都能在学生心灵深处产生震撼,使他们的心灵得到升华,逐步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
三、善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所谓发散性思维,就是围绕问题多方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的过程。现行的历史教材,总的来讲比较重视科学性、逻辑性,而对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方面并没有足够的重视。以问题为导向,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关键。所以教师应在深入钻研教材基础上,准确把握重点和难点,同时理清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精心设计出一个又一个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并通过一定的逻辑顺序,由表及里、深入浅出地加以解决。如“王安石变法”一节,过去传统的讲授是:按照先后顺序依次介绍变法的背景、措施、作用及意义。但是,我没有按部就班,而是采用问题教学法,在学生阅读课文后,设计了如下环环相扣的问题,指导学生逐一解答,实现了课堂教学的互动效益。
①王安石是在怎样之历史背景下进行变法的?[学生答:内忧外患]教师追问:“内忧”何在?“外患”又是什么?②变法取得的成效有哪些?[学生答:政府的财政收入大为增加,各地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不少荒地辟为良田,军事实力也有所增强。]教师追问:王安石变法的哪些措施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哪些措施促进了农田水利事业发展?哪些措施增强了军事实力?③变法之结局是怎样的呢?[学生答:失败了。]教师追问:变法有如此成效,为什么还会失败,其根本原因是什么?[学生答:变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利益,遭到了他们的强烈反对。]教师继续追问:哪些措施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利益?[学生答: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
这样以知识为依托,以问题为纽带,经过层层启发,学生就将“王安石变法”这一整体史实理解得很透彻深刻。这样不仅引导了学生探究思考,寻求问题的答案,而且培养了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
这样由一位历史人物的事迹,学生就展开了如此丰富的联想,充分体现了创造性思维、发散性思维的特点。如果经常开展这类活动,就能极大地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四、善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独创性,是创新思维的本质特点。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两者的关系是密切相关的,自主学习是创新思维的前提,学习中学生不能自主就谈不上创新。自主学习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该如何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有关线索。创造意识的形成主要是想,创造动机的产生主要是说和做。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社会生活中,如何让学生进行说和做,需要教师的引导,捕捉学生创造的最佳时机,鼓励学生去创造。着名的“淝水之战”中,前秦本来可以“投鞭断流”的优势打败东晋,而东晋捕捉了最佳战机,最终以弱胜强。由此可以导出结语:做就是创造,就要大刀阔斧地果敢做事。
对现成之科学理论传统观念提出质疑是创造出新颖、超常成果的途径,也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需要。试想,如果我们对已有的理论和成果不加任何质疑地全盘接受,人类将永远停滞不前。历史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一个学生在《从隋亡唐兴看人》一文中指出:隋炀帝心胸太狭窄、不容贤才是导致隋朝迅速灭亡的加速器。而唐初之所以会出现“贞观之治”是与唐太宗爱护人才、善于用人密不可分的。该生从人才的角度分析隋灭唐兴,这在以往着述中,很少提及。这种探索精神是非常大胆而可贵的。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应引导他们善于发现问题,提出疑义,求得解决,这样才能进步。
总之,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品质,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历史课堂效率,也有助于深化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