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中学其他学科相比,生物学科具有文理交融、情智结合、可拓展性强、开放性强、自然与人本并重、定性和定量互补等特点,是任何学科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必然要回归的一门终级学科,是现代教育体制改革的焦点和核心。但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生物学科在基础教育阶段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发展,一些有远见的地区和学校开始在课程教学和考试制度改革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研究型课程便是这种探索和实践的产物,它指的是学生在自主选择的前提下,以课程研究或项目设计为载体,通过导师的指导和帮助,主动地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一门课程。
从总的方面来看,生物研究型课程的开设具有选题广、可操作性强、实用生动、饶有趣味等诸多优点。各地的出版市场也不难找到研究型课程开设方面的指导材料,一些地区和学校也开始有计划地进行相关培训,在对研究型课程的概念理解、操作步骤、研究方法、选题策略、评价方法等方面都有所涉及。
下面根据我个人的体会,谈一谈生物研究型课程选题的方法和策略。
好的选题是成功的一半,选题质量不高是目前许多学校研究型课程开设方面的一个普遍问题,这一方面是研究型课程尚处在探索和试验阶段,还有许许多多方方面面的问题没有解决,另一方面则是各地缺乏与此相关的交流和合作。结果不仅浪费了老师和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影响了整个学校的研究型课程的开设进度和规划。好的选题从哪里来?首先我们要清楚科学研究过程中问题产生的一般规律。
一般认为问题是作为社会主体的人和客观外部环境条件发生矛盾冲突的产物。这种矛盾是每时每刻都在产生的。如我们看到一条被污染的河流,就会想到为什么这条河会被污染,污染会造成什么后果,有什么方法防止污染等等。我们坐上公共汽车,就会想到为什么城市交通如此拥挤,怎样改善交通状况等等,当我们使用各种家电感到身体不适时,就会想到电磁辐射对人体有什么危害,怎样将这种危害降到最低限度等等。这些问题可能在某些人的脑海中留下较深的印象,也可能在某些人的脑海中一闪而过,因此通过研究型课程的学习加强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怎样善于发现生活、学习中的问题呢?
1、要保持一颗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要善于观察学习生活、社会生活和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特别是那些新奇的、有规律的、边缘化的现象,从这三种现象中往往可以产生一些有价值的课题。这在生物学上可以找到许多的例子。新奇的现象中往往包含有尚未发现的规律和发展趋势,如云南白药的发现就是因为在野外跟踪被毒蛇咬伤的动物。有规律的现象中往往蕴含着普遍规律,如牵牛花的花为什么总在清晨开放并且是天蓝色,然后逐渐变为紫红色并且花苞关闭,这就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边缘化现象中往往能找到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如对学生中成功个体共性的关注可以找到好的学习方法。
2、多参考前人的经验。我们可以从阅读交流、座谈评比中发现他人思想的闪光点,然后根据自己的特长,将问题深入化和细致化,甚至发现提出新的创造性的设想。现在不少学校建有自己的校本研究试题库,并在开题报告、研究计划、研究方法、研究过程、设备材料准备,课程评价等方面有详细介绍,这对我们可以起很好的示范和借鉴作用。别的学校研究过的课题不代表就不可以研究,关键是要汲取其有益的经验并融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
3、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会研究的人往往善于思考各种各样的问题,这种能力需要我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不断培养,因此要关注人类思维的一般规律并且充分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工作实际。一个好的教师对于思维的方法往往有敏锐的洞察力,例如演绎、归纳、分析、综合、求同、求异、正推、逆推、排除、反证法在解题和思考时的运用等等。优秀的教师也深知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道理,善于不断发掘可利用的教学资源,收集大量的教学原始素材,系统化地掌握各种先进的教学方法,从而为课题研究提供充足的准备。
4、强化问题意识,及时抓住灵感。我们对现象进行观察和思考时,问题的产生往往是短暂的,有时是在大脑中一闪而过,如果不把这些问题及时记录下来,这些问题就会不复存在,而恰恰是这些问题往往隐藏着很大的价值。这是科学思维的发散特征的具体表现,因此我们要善于抓住生活中头脑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及有可能解决这些问题的种种设想,然后通过实际操作进行研究验证,这是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
5、学会从多角度、全方位地提出问题。好的研究课题绝不是不可重复的,相反,好的课题往往具有发散型、地域性、艺术性等特点,例如植物组织培养很多地区和学校都做过,但怎样寻求到一种最佳途径并且不断拓展新的发展方向提出自己创造性的设想才是研究的核心和精华所在。再比如水体污染在很多地区都存在,但与此有关的课题可不止一个,究竟是哪一种类型的污染?如何测定水体污染?污染带来了哪些危害?污染的原因何在?水生植物在消除和降低污染方面有什么作用?这些问题在各个地区都是不同的,也是大可研究的。
6、加强个人美学修养。美学修养是指人对美敏锐的洞察力和对美的再生和创造能力。这种能力需要从小培养。经验告诉我们,好的创造性问题的提出源于一种对美的事物和理想化境界的追求,一个对美视而不见的人是很难提出什么问题的,更谈不上什么研究和探索。欧洲如果没有文艺复兴,就绝不会有现代工业文明的大发展。
7、在比较中寻找课题。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统一的,一切物质都可以拿来比较分析,如物理学中的电磁力公式和牛顿万有引力公式就十分相似,物种的多样性往往能激发我们进行比较研究的热情和动力,一个人要想真正有所成就,就必须学会在比较中反思,人的思维在白天和夜晚往往反差极大,而创造性思维多发生在夜晚或不经意之间,重大事件都是在白天发生的,但转机却是在夜晚。
8、科学而大胆的假设。科学的迷人之处就在于它在解决一些问题的同时还会产生更多的问题,问题的提出可以有不同的角度,可以从自己的兴趣出发,可以从地域特色出发,可以针对学习中遇到的重点问题。但问题并不代表课题,从问题到课题还有一个系统化、目的化、规范化的过程。
在考虑将问题转化为课题的过程中,一般要遵循以下几方面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指要经过一系列的科学研究然后得出正确结论,不能仅仅是想当然或摘抄一些文献资料。
2、创造性原则。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做一些别人没做过的工作,得出的结论要有一定的独创性。
3、实践性原则。人的创造力在实践中发展最快,因此研究性课程尤其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4、交流性原则。研究型课程一般以数人到十数人为一小组,小组成员要有分工,要能体现每名成员的价值,研究成果要交流展示。
5、需要性原则。研究型课程要以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为前提,不可强迫学生参加自己不感兴趣的课题研究。
6、可操作性原则。有些研究型课题如组织培养所需硬件条件较高,一些没有这方面条件设施的学校便不要开设这门研究型课程
7、过程性原则。研究型课程最忌一开始就下结论,然后仅仅是为验证这一结论而做工作,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得出结论前作多方面假设,最终得出正确结论。
8、启发性原则。教师不要急于对学生的研究成果作出评判,而要引导他们不断地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然后有所提高。
根据以上选题原则,我们在选题时,就要处理好大与小、难与易的关系,就要多参考相关资料并敢于对已有的结论进行反思,要考虑一些特殊情况下某些结论的科学性,要因地制宜并寻找一些矛盾和问题的焦点所在,要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反常现象进行思考和分析,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多看、多想、多问,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要将科学性、独创性、实践性、交流性和本地资源、经济效益,时间因素等综合起来考虑。对于好的课题应在科学、定量、艺术、发散、地域、养成的基础上加以推广。
具体的选题方法有移植法、矛盾法、延展法、细致法、渗透法、模拟法、寻根法、极端因子法、养成法、验证法、艺术法、设计法、相关法等等。
课题举例:
1、本地区野菜资源分布和生产状况调查
2、校园日光型温室的建立和管理
3、本地区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
4、化石的采集和分析研究
5、人类ABO血型鉴定
6、本地区主要环境问题及对策
7、社区生活垃圾处理情况调查
8、网上生物学相关资源收集处理
9、组织培养的原理和方法
10、校园植物识别和标本采集
11、烟草对小动物的危害试验
12、含羞草叶片应激性原理探究
13、环境因子对牵牛花花色的影响试验
14、无土栽培与植物缺素症分析
15、常见有毒物质的分析与检测
16、人类掌纹、指纹调查
17、本地区昆虫标本采集制作
18、不同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19、本地区酸雨发生情况调查及酸雨对植物生长危害试验
20、经济动植物、实验动植物养殖
21、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
22、中学生常见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23、矮牵牛杂种后代花色类型分析研究
24、学会看处方和化验单
25、怎样培植树桩盆景
26、长江流域中华鲟生态状况调查
27、不通居住区段对学生学习状况影响调查
28、植物种子的收集和工艺品制作
29、人类染色体组型分析
30、无花果的栽培和繁殖方法
31、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
32、腌制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测定
33、市售杀虫剂杀虫效力及安全性研究
34、上海市热岛效应调查
35、几种市售牙膏杀菌力比较研究
36、教室绿化植物品种及养护调查
37、水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38、手机辐射对人体健康影响调查
39、上海市常见绿化树种调查
40、上海市近年物候观察
41、上海市废旧电池处理现状调查
42、含磷洗衣粉与无磷洗衣粉对环境影响比较研究
43、凤眼蓝对金属离子的富集作用研究
44、水螅生长对环境因子的要求试验
45、叶绿体中色素提取分离试验的取代材料研究
46、豌豆杂交试验
47、仙人掌蟹爪兰嫁接试验
48、中学生明显崇拜心理调查
49、水的PH值对热带鱼的影响研究
50、毒品对小动物的危害实验
51、螺旋藻的饲养情况调查
52、中学生近视发生情况调查
53、硝化细菌对水质影响的研究分析
54、中学生视疲劳情况调查
55、蔬菜农药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56、植被与水土流失关系试验
57、汽车尾气铅污染危害测定
58、几种水生植物自然生长情况调查
59、补脑益智食物研究
60、磁化水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61、脑白金使用情况跟踪调查
62、水果贮藏方法比较研究
63、检测自来水中大肠杆菌是否超标
64、水体污染的综合测量方法
65、的饲养研究
66、跳舞草应激性原理探究
67、上海市宠物市场调查
68、池塘四季浮游生物调查研究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