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地址列表
|
>文件大小:191 KB |
>下载次数:2 |
|
|
>更新时间:2010-06-25 11:00:09 |
|
|
会员通道1
会员通道2
|
|
|
广告
| |
|
不能下载请报告错误,谢谢 |
|
|
|
简 介 |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它风格豪迈,气势磅礴,读起来给人以昂扬振奋、痛快淋漓之感,这与作者出神入化的描写是分不开的。 描写主要有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两种。 上阕咏赤壁,是景物描写。作者抓住景物的特征,从不同角度,以精妙洗练的语言表现赤壁的壮美景色。“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写眼前江景:浩荡的长江,滚滚东流,日夜不息,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数杰出的人物都消逝了,惟长江“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苏轼《前赤壁赋》)。作者既突出了长江的奔腾浩荡、一泻千里的气势,又突出了长江的无穷无尽。“乱石穿空”,写岩石壁立,是仰观之景。作者从气势着笔,一个“穿”字,将岩石的突兀、高峻表现出来,把静态的岩石动态化了,描写生动形象。“惊涛拍岸”,既是平视之景,也是耳闻之景:怒涛汹涌澎湃,拍击着石岸,发出震耳欲聋的轰响,惊心动魄。作者从形象上、声音上突出了江水的汹涌激荡。“卷起千堆雪”,也是眼观之景:奔涌的江水卷起千叠浪花,就像是千万堆洁白的雪一样,十分壮美,令人目不暇接。“卷”,是从动态写浪花;“千堆雪”,是从色彩上写浪花,运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生动逼真,惟妙惟肖。“江山如画”,是概括地写赤壁江山秀美,是对前面描写的总结。词人用神来之笔,多角度、多侧面地描绘出壮丽的千古江山,为下阕赤壁之战中的主角周瑜的出场作了有力的铺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