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地址列表
|
>文件大小:194 KB |
>下载次数:6 |
|
|
>更新时间:2009-09-25 10:39:07 |
|
|
会员通道1
会员通道2
|
|
|
广告
| |
|
不能下载请报告错误,谢谢 |
|
|
|
| 简 介 |
1.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人教版)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在很大程度上,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岳麓版) 2.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儒学的发展: 战国时代,孟子、荀子继承发挥了孔子的思想,也是早期儒家的代表人物。(人民版)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成为儒家学派的重要奠基人,荀子的思想杂取百家,与孔孟的思想并不完全一致。(岳麓版)汉武帝时代,完成了罢黜百家、表彰六经的文化体制和文化政策的转变。这一时期,儒学思想逐渐被统治者确立为正统思想。(人民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在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从此儒学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岳麓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