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地址列表
|
>文件大小:632 KB |
>下载次数:12 |
|
|
>更新时间:2009-08-29 14:13:24 |
|
|
会员通道1
会员通道2
|
|
|
广告
| |
|
不能下载请报告错误,谢谢 |
|
|
|
简 介 |
【考点清单】 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2.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3.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中国古代的经济,是长期以来的高考的热点之一。古代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特点和成果等都是以往高考重要的入题点。本考点的考查面广,题型全,以单项选择题为主;从考查内容看,有关农业发展的原因、表现、影响、制度、水利工程等都是重点。 【知识梳理】 一、古代中国农业经济 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农业耕作方式演变的过程 (1)中国是独立发展、自成体系的世界农业起源中心之一。七八千年前,中国已有相当发达的原始农业。 最初,人类仅仅简单地模仿自然界植物生长的过程,进行播种和收获。后来,人们发现被火烧过的地方,庄稼长势好,于是先清除地上的树木、杂草,晒干后放火焚烧,然后再播种。这种耕作方式,被称为“刀耕火种”或“火耕”。 (2)距今七八千年,我们的先民发明了最早的松土农具—耒耜。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标志着我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阶段。 (3)商周时期,出现了青铜农具。青铜农具比木石工具坚硬、锋利,由于比较贵,农业生产中只是少量使用。 (4)春秋时期,小件铁农具问世。战国时期,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西汉赵过推广的耦犁,后来出现犁壁。隋唐时期,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还安装了犁评。 (5)战国时期,牛耕初步推广。此后,铁犁牛耕逐步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6)著名的水利工程有战国时期的都江堰、汉朝的漕渠、白渠和龙首渠。灌溉工具有曹魏时的翻车,唐朝时创制的筒车;宋朝出现的高转筒车;明清时出现风力水车。 2.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⑴男耕女织 ⑵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 ⑶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⑷精耕细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