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地址列表
|
>文件大小:207 KB |
>下载次数:0 |
|
|
>更新时间:2009-08-29 08:46:12 |
|
|
会员通道1
会员通道2
|
|
|
广告
| |
|
不能下载请报告错误,谢谢 |
|
|
|
简 介 |
一、重点理解的内容 1.本章重点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要理清各节内容间的内在因果关系:自然科学研究的重大突破促使第二次工业革命蓬勃兴起,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工业的高速发展促进资本和生产的集中,产生了垄断,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垄断更加刺激了追求利润的欲望,也增强了追求利润的能力。在利益的驱动下,垄断组织跨越国界,要求从经济上瓜分世界,亚、非、拉美各国被纳入世界殖民体系,整个世界被英、法、德、美、俄、日等国瓜分完毕。帝国主义的侵略加深了殖民地国家的民族危机,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民族民主运动不断高涨。生产的扩大和发展导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的数量激增,工人阶级要求提高自身地位的觉悟不断提高,国际工人运动出现新的情况。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争夺市场、殖民地和政治霸权,从而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2.重点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自然科学领域的新成果启发和带动了技术发明。科学走到了技术的前面,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重要成就都是科学与技术结合的成果。如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主导内容,而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和1831年英国法拉第以实验手段证实了电磁感应现象是电气发明的科学基础。必须结合第五章所介绍的自然科学的成就来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蓬勃兴起从识科学与生产的关系,知道科学研究转化为生产的时间,用具体史实说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