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地址列表
|
>文件大小:198 KB |
>下载次数:2 |
|
|
>更新时间:2009-08-29 08:43:41 |
|
|
会员通道1
会员通道2
|
|
|
广告
| |
|
不能下载请报告错误,谢谢 |
|
|
|
简 介 |
一、百家争鸣 1、定义: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产生了各种思想流派,如儒、法、道、墨等家,他们著书讲学,互相论战,出现了学术上的繁荣景象,后世称为“百家争鸣”。 2、形成背景:(1)经济根源: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铁器的使用和牛耕逐步推广,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导致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形成,封建经济得以迅速发展,为学术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2)政治条件;随着井田制的瓦解、奴隶制度进一步崩溃,封建制度逐渐形成,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 (3)阶级基础;许多思想家从不同的阶级立场和角度出发,对当时的社会变革发表不同的见解,并形成不同的派别,形成“百家争鸣”。 (4)社会环境:在诸侯割据称雄,战争动荡的环境下,不可能有统一的政治力量来钳制思想争鸣,实行文化专制,相反,出于竞争的需要,各诸侯国竞相招揽人才,礼贤下士成为社会风尚,这样就使各个学派都有了发展机会。 (5)文化因素:私学的兴起,讲学之风的出现和学术中心的形成,造就了一批有知识、有才干的思想家,这是百家争鸣的文化因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