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资料资源简介:
成语的考查是近十年来高考语文试卷中一道稳定的试题,纵观高考成语题的题型特点,审视其命题规律,我们发现,该类题的设误类型是比较固定的。考生如果明了高考成语题的设误类型,就能准确无误地判断出成语运用的正误。下面介绍成语误用的几种类型。
一、 不懂词义而误用
要准确把握成语的准确意义,关键在于理解其中的关键语素,否则易望文生义导致用错。
例(1)这篇论文观点陈旧,论据不当,文字拖沓,堪称不刊之论。
分析: 据文意可知作者把“不刊之论”理解为不可刊登的文字,这是今义释古义。“刊”本意是削除,引申作修改,“不刊之论”是不容删改的言论,即正确的言论,例句显然不明词语的整体意义,以今律古造成误用。
例(2)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应要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
分析:“差强人意”是指还能使人满意。“强”是“振奋”的意思,引申为符合。很明显,“我”不熟悉那里的情况,却硬派我去,这是“强人所难”,怎么能说还使人满意呢?
例(3)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似镜,真是巧夺天工。
分析:“巧夺天工”指的是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巧妙。而原句中如屏之苍山,似镜之洱海,均是自然的造化,并非人工所为,怎能用“巧夺天工”来言其奇妙呢
例(5)在语文教师的帮助下,我逐渐改正了文不加点的错误。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