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资料资源简介:
2.(2010年东北三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杂诗三首(其三)
□ 沈佺期
闻道黄龙戍①,频年不解兵。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②。
【注】 ①黄龙戍:唐时东北要塞,在今辽宁开原西北。②龙城:这里借指敌方要地。
(1)请分析颔联中“月”的意象在表达上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综观全诗,简要概括作者对战争持怎样的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此题考查鉴赏诗歌意象的能力。鉴赏诗歌的意象,一要分析诗中所写的“象”具有什么特征;二要分析诗人在这“象”上所寄托的感情,如本诗中诗人借月寄寓思念之情;三要分析“象”和“意”之间的联系。
(2)此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题,要逐字逐句对全诗进行分析,特别是要对一些关键词进行具体分析,如本诗中的“频年”“可怜”等表达的是厌战思想,“谁能”“一为”等表达的是对良将的期盼。对诗歌主旨进行概括时应抓住“厌战”和“期盼”两种思想,这样才能做到准确而全面。
【答案】 (1)以月写人,明月高挂在天空中,照着不眠的闺妇,而闺中人却沉醉在对征人的思念中。(亦可理解为“一笔写出两个人的离恨,月亮也照着不眠的征人,而这征人也正在思念着闺中之妇”。)以月寄情,含蓄而巧妙地写出了离人的相思之苦。
(2)作者既不满战争给百姓带来的离乱之苦,也盼望有良将能带兵克敌早日结束战争。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