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资料资源简介:
人死了,便住进一个永久的地方——墓地。生前的亲朋好友,如果对他思之过切,便来墓地,隔着一层冰冷的墓室的石板“看望”他。扫墓的全是亲人。
然而,世上还有一种墓地属于例外,去那里的人,非亲非故,全是来自异国他乡的陌生人。就像我们,千里迢迢到法国。当地的朋友问我们想看谁,我们说:卢梭、雨果、巴尔扎克、莫奈、德彪西……
朋友笑着说:“好好,应该,应该!”
他知道去哪里可以找到这些人,于是他先把我们领到先贤祠。
先贤祠就在我们居住的拉丁区。有时走在路上,远远就能看到它颇似伦敦保罗教堂的石绿色的圆顶。我一直以为它是一座教堂。其实,我猜想得并不错,它最初确是教堂。可是在法国大革命期间,曾用来安葬故去的伟人,因此它就有了荣誉性的纪念意义。到了1885年,它被正式确定为安葬已故伟人的处所。从此,这地方就由上帝的天国转变为人间的圣殿。
我要见的维克多•雨果与另一位法国文豪左拉就在这里。他们同在一室,一左一右,分别两边。展示着他们生平的“说明牌”上,文字不多,表述的内容却自有其独特的角度。比如对于雨果,特别强调他由于反对拿破仑政变、坚持自己的政见而遭到迫害,到英国与比利时逃亡19年。1870年回国后,他还拒绝拿破仑第三的特赦。再比如左拉,特意提到他为受到法国军方陷害的犹太血统的军官德雷福斯鸣冤,因而被判徒刑的那个重大控诉。
比起雨果和左拉,更早地成为这里“居民”的作家是卢梭和伏尔泰。他们是18世纪的古典主义的巨人,生前都有很高声望,死后葬礼也都惊动一时。将卢梭和伏尔泰安葬此处,是一种象征,一种民族精神的象征。这两位作家的文学作品都是思想大于形象。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