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繁體 | |||
|
|||
频道总分类: | |
|
|||
关键词 家长:能考上好高中才是最重要的,能力培养终究是次要的。 昨天,30多名小学生开心地摆弄了40分钟绳子,这是记者在中关村二小一年级(4)班的科学课上看到的一幕。也是昨天,北京20中林南同学告诉记者,他喜爱的科学课早就给停掉了。 “带着葡萄酒旅游,想喝冰镇的该怎么办?”两年前的科学课上,老师向林南和他的同学们提过这样的问题。林南对记者说,当时的上课情景他还记忆犹新:“当时同学们想出用水拔着、在瓶子外面加冰块制冷、甚至用硝酸氨与酒反应来吸热制冷的办法,整堂课嘴就没闲着。” 但这样的“好课”只维持了1学年,以后就再也没开过。“以前上的科学课很灵活,实验特多,同学都盼着上,现在,全被主课代替了。”林南说。 科学课是一门融会了物理、生物、化学、数学等多学科的综合课,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和兴趣,增加了许多新的实验和去博物馆参观等实践活动,教师也由讲述者转变为参与者。 2001年,海淀区曾有15所中学开设科学课,2年后由于各种原因渐渐减少到9所,到现在,就只剩下农大附中、123中学和清河中学3所学校了。 不过,仅存的这3所中学也是名存实亡。清河中学就已经把科学课降格为选修课,且课时为每周一节。就是这可怜的一节课,还经常不是被自习课占据,就是被主课老师拿去补课。 20中的同学说,科学课刚开设时,学校把它定为科任课,每周有4个课时。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中学教研部宁主任表示,当年开设科学课的本意是为了给学生减负。可现在,科学课已基本退出中学课表。 科学课受冷落有三大原因 用意很好,又受到学生欢迎与喜爱的科学课,为什么遭受各中学如此冷落? 教材不统一,老师无章可循 清河中学陈校长认为,科学课的教材不统一,老师无章可循,是科学课兵败的原因之一。 据了解,2001年前,有关部门就组织编写了科学课的教材。当时各校开设的科学课有3种版本,分别是海淀教师进修学校和人教社综合理科室编写的、教育科学出版社的和江苏教育出版社编写的。 一些教过科学课的老师对记者说,由于以前没接触过综合授课方式,在最初选择教材时就遇到很大困难。科学课教材的选择要和教师、学生的普遍水平结合起来,深了,学生接受不了;浅了,又不管用。 老师、学生都不适应 除了“后天”不足外,师生“先天”素质缺乏也成了科学课快速“流产”的原因。 3年前在北京20中教科学课的杨敏老师说:“科学课经常采用课堂讨论的教学方式,可老师经常找不到符合知识点的讨论话题,常出现老师没话说,学生也不知说什么的尴尬局面。”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中学教研部宁主任介绍,老师上课前除根据授课内容查资料外,还要通过拍照、录像、图片、幻灯等手段作课件,最后梳理素材。“习惯写板书的老师,一下子很不适应。” 可以说,科学课要求在45分钟内综合运用数理化多学科知识,使师生的综合驾御能力、现场发挥能力和理解能力受到极大挑战。 与中考分科考试模式冲突 北京教科院特级教师钟作慈认为,目前学生面对的第一任务还是中考,学校也只能以此为教学重点。“家长要的也是好成绩,中考分科考试模式不改,科学课很难生存。” 一位初三学生的家长对记者说:“能考上好高中是最重要的,能力培养虽然也重要,但终究是次要的。” 新闻延伸 市教委将提供专家支持 一周前,北京市教委为来自市教科院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研究中心、市教育学院、首师大等教研机构和高校的59位专家颁发证书。 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杨德军说,59位专家将根据区县要求,提供课改相关政策咨询、课改工作推进咨询、课堂教学改革咨询及教师培训等,专家和一线教师还将对科学课等综合课程教学进行深入探讨。 据了解,52项“课改”专题研究项目已经提出,其中包含“我的成长记录袋”、“创造性使用教材,科学评价学生质量”和“北京《科学》课程建设研究”等内容。 杨德军说,他希望通过几年的实践和研究,科学课在中学也能“火”起来。 相关新闻 与中学情况相反,以动手、实验为主的科学课在小学的“命运”很好。 记者从海淀教委了解到,目前海淀区所有小学在一至四年级都开设了科学课,且每周保证在8课时。 在中关村二小一(4)班的科学课上,施博闻同学拎着自己用绳子捆好的课本向老师炫耀说:“我绑得最好。” 记者注意到,老师每提一个问题,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地抢答,“我知道”、“我来说”的声音让记者都听不清老师说话了。 “上午的科学课上讲春天,下午就可以带学生出去看春天。”授课老师刘轶宁告诉记者,小学科学课侧重生活中的科学,以居家、环保和爱护动物为主要内容,还可以动手做生活中常见的工具。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免费教育资源网(http://ttshopping.net/)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