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繁體
郑重申明:本频道内容均由中国高中生网(www.gzs.cn)友情提供!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频道总分类:
您当前的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 -> 资讯园地 -> 教育资讯 -> 文章内容 退出登录 用户管理
郑重申明:
本频道内容均由中国高中生网(
www.gzs.cn)友情提供!

高考需要革命性改革,统一高考模式五大软肋

佚名  羊城晚报  2006-6-3 4:17:25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市场化改革,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绩。如果说1978年开始的放权让利式改革是第一次革命,则1992年开始的市场化改革是中国经济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二次革命。不过,这场革命的深度与广度在不同的经济领域(不同产业)大不相同。明显地,第三产业在总体上就比较滞后。比如,铁路、民航、电信、电力、出版、新闻、电影、电视、广播、文化、金融、保险、卫生、体育、教育等产业。虽然,类似于教育这样的产业不完全等同于第二产业,具有一定的非经济的公共性特点,但在基本面上属于产业特别是作为非义务的高等教育在基本面上属于产业是无疑的(也许对产业化有异议)。如果肯定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属于产业,则自1977年以来,中国的高等教育制度包括高考制度只有相对于“文化大革命”时期教育完全政治化、附庸化的第一次革命(仅仅是恢复到“文化大革命”前的统一高考做法),还没有或基本没有(至少在法律与政策层面)进与经济市场化革命相配套的第二次革命。比如,27年来,中国的高考制度没有进革命性改革。

  这一革命性改革的关键就是区高考与统一高考,人们对现的统一高考的批评或批判并非是对高考的批评或批判。据笔者所知,考试作为一种检验手段,不管是主流的闭卷考试,还是非主流的开卷考试;不管是笔试,还是非笔试;不管是当场考试,还是非当场考试,几乎没有人认为在教育包括高等教育中要取消考试。现在很多人对现高考的批评或批判实际上是对其统一性的批评或批判。“高考”不是问题,“统一高考”是个问题。

  统一高考制度软肋

  软肋一:一年只能考一次———很残酷

  不管是过去的统一考试、国家命题,还是现在的统一考试、省命题,由于中国有960多万平方公里、13亿人口,我们的一个省、一个市就相当于欧洲的一个国家,如果搞全国统一考试,则在短时间内要集中庞大的政府资源,政府的许多正常工作,如公安、交通、校等都要受其影响。因此一年只能考一次,没有办法搞两次、三次,…即使搞两次也不可能是实质性的,一些地区推出的春季高考逐步萎缩且可能取消就是证明。由于一年只能考一次,所以我们的生很难有更多选择的机会。如果一次高考未能如愿,则再一次选择就必须等待一年。由于人的成年可工作生命也不过40来年,一年只能考一次,显然是残酷的。如果各个高校自主考试,考生当然就能在一年内有多次选择机会。

  由于一年只能考一次,则高考的机会成本很大。在这种情况下,生的压力巨大,生的心理与生理都受到严重的影响。

  软肋二:稍不慎满盘皆危———风险大

  目前虽然全国统一高考中增加了部省市的自主权利,但统一的本质未变。这种统一在信息化时代有一个不可克服的巨大风险:一(个考)点不慎,满盘皆危。在试卷的出题、上网、印刷、保管、运送、发卷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盗题或漏题,则由于手机与网络的普及,全社会(国家或省)就将付出巨大成本。相反,散考试、由各高校自主考试,即使一个或数个高校出了问题也不会影响全局,并且如果不是一考定终身,不是一年只有一次选择而是可以在不同的高校间进异步选择,则不会有那么多人铤而走险。

  软肋三:抓“进口”难抓“出口”———令人忧

  世界上的事情往往是有所得必有所失。教育部门花了这么大的心血主抓了入考试(抓了“进口”),则不可能有足够的精力去抓毕业质量(抓“出口”)。我们已经看到,中国大毕业生的水平令人忧虑。如果把本科毕业论文不同年份的比较,可以认为论文质量是令人忧虑的。该抓的没有紧紧地抓住,不需要那么狠抓的却抓得特狠,这样就带来很多问题。人的精力、一个机构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从管理的角度来讲,必须有很好的资源匹配,必须把有限的资源用到有限的项目上去。

  软肋四:长时复习再猛考———受不了

  过去全国高考的时间是7月的7日、8日、9日三天,一年中最热的时段,在多年的呼吁之后,现在已改为6月的7日、8日、9日三天(有的省再长一些)。但是总有同在考场里热晕了、热燥了,总有人被送上救护车。本来长时间复习已经筋疲力尽了,然后再来猛考,又是30多℃的高温,生的身体怎能不受影响?笔者早就提出,要改就改到“五一”或更早的时候,以体现以人为本。

  高考时间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太长,一考就考三天(或更多)。考生连续三天不能休息。一年才365天,你花1%考试,有必要吗,一天考完?我们为什么不能把不同科目的卷子放到一起考呢?如果一个科目有100个要点,我们完全不用100个要点都考。完全可以随机抽取10个要点来考。而且这还有利于保密。

  软肋五:总录取的模式———太僵化

  目前的录取模式由于其统一性,不可能考虑数的结构。多年前我就提出,比如说只考两门课,满是200的话,如果有两个人,一个人考150,一个人考149,如果录取的标准是150,150的人两门课都是75,另外一个人考149,他数考100,语文考49。按照现在的标准只能是150上,149下。实际上对这种单科非常突出的,应该采用特别的办法,如果是高校自主考试录取,则对数重视的校一定会录取149的。同样或相近的总,其内涵不同,含金量不一样。如果某人某科目能达到满,那一定是人中之怪才。

  高考制度改革核心 教育管理应该是散的

  既然统一考试制度存在很多问题,那么怎么办?实际上很简单,中国正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最核心的是什么?就是由集中式的、集权式的经济,转变到散式的、权式的经济,不仅在经济领域当中应该如此,很多领域包括教育领域都应该如此。散就意味着权利的扩大,不是一个人权利的扩大,而是民主的权利扩大,搞市场经济实际上就是要搞民本经济、人本经济,让每一个人都成为能人,每一个人都可以创业。因此,教育管理应该是散的。中国这么大,如果我们把权力下放了,那么我们的政府教育管理部门就会有很多的时间、很多的精力,用来监督,用来制定规则。中国高考制度的改革,整个核心就是应该由集中向散发展,这不仅是国外的经验证明,而且实际上国内的很多历史经验也早已证明。

  当然,任何改革都不是在真空中进的,付出一定的成本是必要的。在这里面,最重要的是处理好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的关系。如果我们因为改革有一个短期的成本,就不搞长期性的改革,那肯定是死路一条。从现在的发展来看,大家都赞成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发展,那么什么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就是一种各尽其能、各尽其才的教育。如果大家赞成这个大方向,则有限改革成本的付出就是正常的。应该相信,由统一高考改为高校自主考试,多数校、多数人是不会搞黑箱的。只要公开程序、公开监督,绝对不会出现人们所想象的那种混乱。

  历史证明:多样性是社会发展的一个潮流,或者说是社会发展的一个规律,千万不要搞单一化。中国统一高考制度最大的弊病就是否定了人的多样性发展的潜能。俗话说得好,条条大路通罗马,不拘一格选人才。既然如此,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人(尤其是没有定型的生),甚至用外语(电脑)这样的工具性科目强制衡量所有的人,还能体现不同高等校的特色吗?还能体现不同生的不同特长吗?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教授)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免费教育资源网(http://ttshopping.net/)

录入:lzx5206 [] [返回] [打印] [收藏]

上一篇:吉林省高招改革,两次报志愿二次录取取消  下一篇:报考省外院校美术类专业,需省内美术联考上线

图片欣赏
频道推荐
· 2006年高考(陕西卷)英...
· 2006年高考(上海卷)语...
· 2006年高考(四川卷)语...
· 2006年高考(福建卷)数...
· 2006年高考(福建卷)数...
热 图
本类最新文章
· [组图] 2007年语文第10...
· [组图] 2007年语文第10...
· [组图] 2007年数学(理)...
· [组图] 2007年英语第10...
· [组图] 2007年英语第10...
· [组图] 2007年英语第10...
· [组图] 2007年英语第10...
· [组图] 2007年英语第10...
相关链接
· [组图] 2007年语文第10套高考模拟试题及答案3(10-29发布...
· [组图] 2007年语文第10套高考模拟试题及答案2(10-29发布...
· [组图] 2007年数学(理)第9套高考模拟试题及答案(10-26发...
· [组图] 2007年英语第10套高考模拟试题及答案6(10-30发布...
· [组图] 2007年英语第10套高考模拟试题及答案5(10-30发布...
· [组图] 2007年英语第10套高考模拟试题及答案4(10-30发布...
· [组图] 2007年英语第10套高考模拟试题及答案3(10-30发布...
· [组图] 2007年英语第10套高考模拟试题及答案2(10-30发布...
· [组图] 2007年数学(文)第9套高考模拟试题及答案(10-27发...
· [组图] 2007年数学(理)第10套高考模拟试题及答案6(11-0...
推荐信息
· [组图] 2007年语文第10套高考... 11-04
· [组图] 2007年语文第10套高考... 11-04
· [组图] 2007年数学(理)第9套高... 11-04
· [组图] 2007年英语第10套高考... 11-04
· [组图] 2007年英语第10套高考... 11-04
· [组图] 2007年英语第10套高考... 11-04
· [组图] 2007年英语第10套高考... 11-04
· [组图] 2007年英语第10套高考... 11-04
· [组图] 2007年数学(文)第9套高... 11-04
· [组图] 2007年数学(理)第10套... 11-04
· [组图] 2007年数学(理)第10套... 11-04
· [组图] 2007年数学(理)第10套... 11-04
评论 [更多评论...]
用户名
分 值 100分 70分 55分 25分
说 明
 

(注“”为必填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