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这是一个触目惊心的数字:全国每年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相当于每天消失一个班。意外伤害造成的非正常死亡已经成为危及中小学生生命的首要原因。
新闻切入:“呜呜……”一年前,北京的一个中学生把一个产妇分娩的全过程用DV拍摄了下来,并在自己的班级中播放,很多学生在现场哭泣不止,因为他们体会到了生命的不易及为人父母的艰辛。
不久后,这样的体验也将在辽宁省的中小学内推广。
今报讯 让每个中小学生去认识自己生命的不同、去感受每次生命的喜悦,体验挫折,正确认识生死悲欢。昨天,在沈阳市第七中学,辽宁省中小学生命教育工程正式启动。
初衷:远离自杀和暴力
“……让学生能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可贵性;珍爱生命,教师也能够将生命教育渗透到每科的教学中。” 启动仪式上,省教育厅副厅长周浩波反复强调。
来自沈阳师范大学的生命教育专家刘慧教授指出:开展生命教育的浅层意义可以说是为了帮助学生爱护生命,让学生打消自杀的念头、降低校园暴力的产生,虽然这些问题并不是教育单方面可以解决的,但毕竟开展这样的课程,会让一些学生懂得一时的冲动将会给自己和他人造成终身的遗憾。
体验:走进产房养老院
“我就是家里的皇帝,我的到来让父母们增加了快乐,家人围着我转是应该的……”一年前,正是听到了一个孩子的可怕观点,央视的导演才有了向全国人民转播两个产妇分娩的全部过程。
事实证明,这个尝试使得一些孩子懂得了生命、懂得了感恩。“我特别想知道自己是怎么被妈妈带到世界上的,听说我们也要开这个课了,我们班的同学都很期待!”采访中,一个五年级女生听到辽宁省将要组织学生到产房体验生命的喜悦,并到手术室、安宁病房感悟生命的尊严等时,她表现得很兴奋。
干预:将设专业机构
开展生理取向教育、开展心理取向教育、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掌握一些简单易行的防范和自救办法……都将出现在中小学的课堂上,填补孩子的认识空白区。
未来三年时间,教育厅将在全省100个县区,成立未成年人生命教育指导中心,解答未成年人的心理问题、青春期困惑、逃逸、自杀等危机状况进行咨询、救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