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济南7月29日电(记者 张晓晶) “烦!烦!烦!”暑假开始没几天,刚刚考上山东省实验中学的小贝就在日记本里写下了一连串的“烦”。“暑假太没意思了,一个假期要上4个衔接班,你说烦不烦?”这个明显进入青春期的女孩仰头望着记者,但似乎并不想从记者这里得到答案。
“我最希望和他们一起去海边玩两天。几年前,他们就许诺,可是一直不兑现。”小贝对记者说:“爸爸妈妈说高中竞争更激烈,要不趁假期先补习补习,开学后落下怎么办?我每天早上从8点半开始上辅导课,第一节课同学们还能坐满位置,第二节课人就走了一半。爸妈还以为我在上课,其实我们早就找地方玩去了。”刚刚从中考的压力中释放出来,高中学习的压力又接踵而至,小贝很是烦恼,对她来说,痛痛快快地玩才是最想做的。
住在记者楼下的小贝是记者的好朋友,有一天,她对记者说:“我很烦,平常爸妈跟我说得最多的是:要好好学习,考上大学,找个好工作。我一听头就疼,所以回到家干脆把门一关,直到吃饭才出来。其实,我在想什么,他们根本不知道。”那么有烦恼找谁说呢?面对记者的提问,小贝回答:“好朋友呗!”
和小贝有着同样烦恼的孩子不在少数。与学习压力过大相比,和父母沟通不顺畅,感到孤独寂寞是一些孩子更不能忍受的。暑假期间,社会上各种兴趣班、辅导班又开始升温,家长不惜花钱送孩子参加各种各样的课外学习;然而,大多数家长都不能拿出一定的时间来陪伴孩子,给予他们心灵上的关爱。“情感真空”在部分孩子身上已经出现。
采访中有一位家长对记者说:“我在酒店工作,一天忙到晚,孩子确实顾不上。没办法,我只能用物质来弥补,他想要什么我给他买什么,可是孩子在想什么我确实不知道。”山东省妇联儿童工作部部长盛巧俐接受采访时说,现在有的孩子在物质上很富有,但是在精神上却相当匮乏,有的家长与孩子之间已经存在严重的沟通障碍。
山东省妇联曾做过一项调查,在城市里家长对孩子说得最多的是“要好好学习”,中学以后,家长和孩子之间的谈话内容基本是“学习”这一个主题。当孩子学习暂时出现困难时,有的家长不是积极鼓励,而是拿别人的孩子作对比,久而久之,有的孩子干脆对家长关闭了心灵的窗户。另外,三四十岁的家长正是单位上的“顶梁柱”,有的忙于工作顾不了孩子;还有一部分父母生下孩子后推给老人或者保姆照看,忽视了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
儿童教育专家董旭花说,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的理解和关爱绝对不是高档玩具、各种辅导班老师能够替代的。所以,暑假期间,家长与其不惜花钱给孩子买这买那,送孩子学这学那,不如多拿出一点时间陪陪孩子,不要让孩子陷入“情感真空”。对于学龄前的孩子,父母应多抽出时间和他们一起玩耍,讲故事、做游戏,带孩子出游也是增进父子母子感情的一种好方式。对于进入青春期的孩子,父母应该多掌握一些与孩子沟通的技巧,要多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多以平等的身份与孩子交流,对孩子的想法要先表示理解、接受,然后再循序渐进地加以引导。另外,要让学习压力很大的孩子在家里得到适当放松,多谈一些有家庭情趣的话题,不要让家庭成为孩子感受学习压力的“第二个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