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坚信一句话: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因为,人生的道路并不平坦,能吃苦,才能开拓;能开拓,才能有所作为.在我看来,“吃苦精神”可以用8个字简单地描述一下:勤奋好学,持之以恒.然而“勤”和“恒”也正是学习的保证.
古人常用学无止境来形容知识的渊源广博,可以看出学习并非一件易事.如果你是有志者,就必须有勤奋好学的精神.
《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在编写此书时用圆木做了一个枕头,取命为“警枕”.意在警惕自己不能贪睡.当他枕在这圆木上睡觉时,只要稍稍一辗转,“警枕”就会翻滚,将司马光唤醒.然后,他立刻坐起继续奋笔疾书.在十九年中,他每天都写到深夜,第二天未到五更就又起床苦读,考订史料,剪裁润色,终于完成了洋洋几百万言的《资治通鉴》.仔细想想,这不正是司马光勤奋好学的结果吗?但是,如果换一个角度再想想,假设司马光只有编书的“三分钟热度”,没有那种恒心和执着,这本历史名著也许就不会被人们所知晓了.因此,只有“勤”“恒”兼备,才能称得上是“吃苦精神”,才能在学习上有所作为.
现在的学生,最大的缺点就是缺乏“吃苦精神”.也许大家都有这样的经历:在考试之前,经常会给自己定下一堆完美计划.但在成绩公布后才发现那些计划未能一一兑现,这时候就会后悔的问自己:“为什麽没多看几眼英语单词?”“为何不能坚持那些计划?”我想这也许是“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的现象吧.
由此看来,如果我们不培养起勤奋好学,持之以恒的吃苦精神,那学习对于自己来说只能是劳而无功.
所以我认为,学习必须要有吃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