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繁體 | |||
|
|||
频道总分类: | |
|
|||
今年7月15日,备受瞩目的“雪龙号”北极科考船从大连港出发,开始了我国第二次北极科学考察任务。9月26日,科考船历时74天,航行13985海里,克服了北极气候、恶劣环境等困难,终于圆满地完成了科考任务回到上海极地中心。 参加此次科学考察的我国科考队员39人,外国科考队员12人。科考队中仅有两个大连队员,他们就是大连理工大学土木水利学院教授李志军和该校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董西路。 北极极昼见太阳难 北极在人们的印象中,不仅有皑皑白雪,还有可爱的北极熊,还有能见度极低的“北极雾”,由于北极地区的湿度极大,造成北极的能见度极低,只有十几米,这就是所谓的“北极雾”,而且北极几乎全是白昼,每天凌晨1时多太阳从这边落下,而凌晨2时太阳便又在另一边升起了,但由于能见度低,看见太阳也不是一件易事。 北冰洋竟然见冰难 “雪龙号”科考船进入北极圈后,科考队员们能见到的冰很少,他们起初还觉得这没什么,可是当科考船走到北纬75度左右时,竟然还看不到多少冰,科考队员们不禁心里有些发毛。 据李教授介绍,按照以往科考队的有关记录,1999年时,在北纬78度左右时,应该能够见到6米多厚的冰,而这一次,在同样的纬度,他们所能见到的冰只有2米厚。曾有专家预计,如果全球气候变暖,到2050年北冰洋的冰将会完全消融,而按照此次他们所见所感,不用到2050年北冰洋的冰就会都化了,因此也将引发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此次北极科考,采取的是首席科学家负责制,整个科考队伍分成大气海冰组、海洋组、后勤保障组、综合组4个组,李志军教授是大气海冰组的组长。按照调查研究的要求,他们要找到3.5米厚的冰,但一方面由于北冰洋的冰融化现象较为严重,另一方面能见度极低,他们找冰工作遇到了重重困难。 7人浮冰上生活4天 经过寻找,科考船终于找到了一块300平方公里左右的大块浮冰。8月21日,李教授等7名科考队员在浮冰上建立了浮冰站,并开始进行工作,而“雪龙号”和其他科考队员则继续前行去寻找更适合放置冰浮标的浮冰。 李教授告诉记者,考察船走后,他们工作、睡觉、吃饭等一切安排全部在浮冰上进行,他们面临着很多的危险。他们当时所在的浮冰是由西北向东南方向漂浮的,如果刮反方向的风,冰旁边的水面就会起浪,他们所在的冰就会折断。 李教授等7人在冰上搭了两个帐篷,他们在离船的4天里就在帐篷里睡觉、吃饭。李教授说,由于他们的帐篷是搭在冰面上的,而冰面又在融化,所以,他们的帐篷底下全都是水,他们便在帐篷里铺上气垫子,晚上再钻进睡袋里睡觉。“雪龙号”走时,给他们7个人留下了一个小液化气罐,还有水饺、包子、咖喱饭等食物,这些食物都是熟的,他们就用这小液化气罐烧水热着吃。但是怕帐篷底下的冰由于烧水而进一步融化,他们就连水也不敢多烧。 4天之后,“雪龙号”科考船终于返回,停靠在浮冰站旁继续科考工作,李教授等人便重新回到了船上,其余几人轮换着在浮冰站上工作。 遭遇北极熊 在安全方面,他们还要密切注意北极熊这个不速之客,工作人员被一再叮嘱,外出时一定要带上枪。 9月2日凌晨2时左右,睡在船上的李教授突然被声嘶力竭的叫喊声所惊醒,他一看,船上的人正在惊魂未定地嚷着“北极熊来了”、“北极熊来了”,李教授从船上往浮冰站上一看,3只北极熊正晃悠悠地向浮冰站那边走去。而当时,距北极熊两公里处,5名工作人员正在帐篷里睡觉。 “雪龙号”上的人员马上与那5名工作人员联系并大声喊话,但均没有反应。眼见着北极熊距帐篷越来越近,“雪龙号”上的人员急了,有人向3只北极熊放枪,有人拉响了“雪龙号”上的汽笛,但是浮冰站上的人仍在睡梦中。于是船上的科考队员紧急将直升飞机升起,跟在北极熊的后面驱逐北极熊。在一系列行动之后,3只北极熊咬烂了插在冰上的旗杆后终于离去。 这件事之后,科考队员们十分后怕,李教授说,那只大北极熊怎么也有400公斤重,小的北极熊体积也很大。李教授回忆说,其实为了防止北极熊光顾,他们采取了很多的措施,如把所有的食品尤其是肉类食品的食品袋扎起来,防止嗅觉灵敏的北极熊闻到气味等。但尽管如此,北极熊还是来了,科考队员们猜想,也许是他们的一次烧烤吸引了北极熊。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免费教育资源网(http://ttshopping.net/)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