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繁體 | |||
|
|||
频道总分类: | |
|
|||
(六)深味诗外之意 诗是形象的艺术,诗人总是通过形象打动读者,表达自己的感情。即使是直抒胸臆的作品,也往往含着更深层的原因有待挖掘。如前面讲过的郑燮的《沁园春》(恨)就是一例。词中对恨的宣泄己到极点,但恨什么,为什么恨,却要每个读者去体会。“诗言志”,但如果都是直言其志而一览无余,恐怕就不成其为诗了。宋代诗人梅圣俞说,最好的诗应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诗最忌写得太直露,而要“言有尽而意无穷”(苏轼语)既然如此,那么体会诗外那个“无穷之意”就特别重要了。李白有一首《玉阶怨》:“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写的是一个少妇在秋夜凝思呆望,站立已经很久,露水已沾湿罗袜,她还凝望着秋月,毫无睡意。可以想见,此诗写的是思妇的愁怨,但全诗无一“怨”字,而愁怨充满全诗。诗人写的是形象,而感情须你自己体会。如果你体会不出诗外的“怨”字,那就无法言诗了。 前面还提到韦在的一首《陆金陵府相中堂夜饮》,这首七律从结构看,前三联极写夜宴欢歌乐舞、豪华富贵的场面,而最后一联却跌出一个“愁”字。“却愁宴罢青娥散,扬子江头月半斜”,从表面看,这“愁”也许是对好景不长的惋惜,也许是留恋豪华的享受?如果你这样理解这个“愁”宇,那就不浅薄了。在这“愁”字的背后,应该说还包含着很深的内涵,而这些意蕴都必须在诗外寻找了。 首先得了解韦庄所处的时代特点。韦庄生活的年代,唐王朝已是日暮途穷。黄巢起义大军的浪潮已席卷长安,地方上的藩镇割据日益严重,军阀混战弄得兵燹遍地、民生涂炭,而僖宗只好四处逃窜,求得偏安一隅。这样一个政治大动荡的局面,投射在士大夫阶级的思想感情上,往往表现出一种伤感的愁绪。虽然有些人在纵情声色的欢乐中可以暂时求得麻醉,忘却前途的黯淡,但一些清醒的头脑也会产生消亡前的危俱,不由唱出无可奈何的挽歌。这首《中堂夜饮》在一片珠光宝气的眩照中透出了作者隐隐的哀愁。这简直是大厦将倾的预感,末日将临的哀鸣。韦庄的思想,在国家危亡,哀鸿遍野之际,虽然还提不到杜甫那样忧国忧民的高度,但他毕竟看到了那些高官显贵骄奢淫逸的后面隐藏着多么严重的危机。他以较为清醒的头脑,窥出无可逆转的事态趋势,因而产生一种浓重的愁思,在客观上使读者鄙视、憎恶那些穷奢极侈、置国家人民于不顾的达官贵人们,这不能不算是他的可取之处。 其次要分析一下尾联的深意。“却愁宴罢青娥散,扬子江头月半斜”,世间没有不散的筵席,世间也没有永驻的欢乐。而杯盘狼藉、灯灭舞散的场面更使人倍感寂寞和凄凉。此处诗人用了一幅半月斜天,江水呜咽的荒寂夜景来和上面三联造成巨大反差,从而加深了这一“愁”字的意蕴。 第三,要了解韦庄是个什么样的人。韦庄是长安杜陵人,并且是唐朝宰相韦见素之后。可见他和李唐王朝是息息相关的。但此时的唐王朝已是岌岌可危,他也流落到镇江。西望长安,思乡之情顿起;北顾中原,忧国之痛何堪!诗人看到半月斜天,不由不想到半壁江山也已朝不保夕,在此兵燹遍地、战乱频仍、前途黯淡、凶吉难卜之际,这些贵人们却还纵情声色,似乎国破家亡不堪一忧,想到此,诗人怎能不愁上心头更上眉头呢?所以这一“愁”字乃是全诗机纽,按动它才能解开全诗。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这一“愁”字,在诗外还有那么多的意蕴,而要挖出诗中含蓄的意蕴,则必须要全面了解诗的背景、考查诗人的身世以及深挖诗中的内涵。 (七)分析艺术特点 接着上面分析的例诗,来谈谈这首诗的艺术特点。 它的突出特点是在极写欢歌乐舞、层层迭进之后,最后跌出一个“愁”字。这就造成了巨大的跌势冲击,恰如把水势不断提高,以形成巨大落差,一下子飞流直下,这种势能则具有更大的打动人心的力量。 首联连用三个“满”字,极力张开一幅豪华热闹的画面。颔联不用正比“富贵犹如神仙窟”,却用反说,使人想到海上仙窟的豪华富丽也不过如此了,使其豪华迭进一层。颈联再进一层,以重彩渲染夜间的灯火辉煌和舞姿的溢彩流光。诗至颈联已把豪奢写绝。但这三联都是诗人客观的描摹,却不曾带有一丝欢快,好象冷眼旁观,内心却隐藏着几丝凄凉和哀怨。所以当尾朕蓦然跌出“愁”字时,细细品味并不感到生硬。前三联的迭进已给“愁”字的跌出蓄积了极大的势能,所以一旦跃出力量就大得多了。 请再读下面这首诗。 晓 征 戚继光 霜溪曲曲转旌旗,几许沙鸥睡未知。笳鼓声高寒吹起,深山惊杀老黎。 这首诗并不难懂,但你能看出它写法上的特点吗?前两句极写其静。拂晓本来就是万物将醒的沉寂时刻,再以潺潺霜溪流水衬之,更给人寒寂之感。可有谁知,在这寂静的环境中却有千军万马在行军。这里本来形成静与动、沉寂与喧嚣的巨大反差,而在此,作者却极力突出静的一面,写其形而避其声。“霜溪曲曲转旌旗”,这是个鸟瞰的镜头:只见战旗随着弯弯曲曲的溪流在蜿蜒前进。只有形没有声,但这还不足以突出静。你知道,溪岸的水鸟是最警觉的,稍有动静便会扑楞楞群起而飞。此时岸边不知睡着多少沙鸥,在它们身边走过千军万马,它们竟然不曾察觉,周围该是何等的静啊!但在这静中,你又是否看到了戚家军纪律的严明?这里面蕴涵着多么大的战斗力!这正是衬托的妙用。 后两句战斗突兀而起。在极静中写笳响鼓呜,前后构成强烈对比。笳鼓之声迭起,一声比一声紧促急迫,侧面烘托出鏖战渐至酣畅。而结句又是一个衬托。你知道,深山多年修炼的高僧最不易受尘世喧嚣的干扰,一般声响无法惊扰他的禅坐,而此处却用了“惊杀”二字,不仅写出鏖战中各种混杂之声音响之大,同时也突出了沉寂和喧嚣的巨大反差,而在这种反差中又使我们感到了戚家军的勇猛和令行禁止,铁一般的纪律。 从此诗我们可以悟出对比的力量和衬托的妙用。 研究诗词的艺术特点,最好是抓住最突出的一点分析,最忌泛泛而谈。凡泛泛的分析,如果不是诗作本身确无特点,那就只能说明你对此诗的艺术魅力并无感受了。 (八)推敲用字精巧 古人作诗填词很重视炼字,有时“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此说并不夸张。杜甫就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名句。古诗要求凝炼生动,在格律上又有诸多限制,因此更加要求字字含有丰富的内容。最为大家熟悉的是王安石炼字的故事。他有一首《泊船瓜州》:“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日何时照我还!”其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的“绿”字,先后换过十余字。最初用“到”,后改“过”,又改“入”,再改“满”,最后定为“绿”字。“绿”字为什么好呢?这里把形容词用作动词,当然在表达上就会更丰富,可从三方面来看:一、“到”“过”“入”等字只能状出春天来到江南,但写不出春到的景象。而“绿”却能使你感到一片春意盎然的勃勃生机。二、“满”字较前三字为好,因它写出了范围,但却写不出颜色——春季特有的颜色。“绿”却写出了。三、“绿”字暗暗透出一个“望”字。作者泊船瓜州,而他的家在金陵,此时正有思家之念。遥望江南“又是一年春草绿”,思乡之情顿生。如果用“到”“过”等字就传达不出这种感情了。 还有大家熟知的“推敲”这一典故的来源。唐代诗人贾岛作诗很重视炼字。一次在驴上得一联佳句:“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觉得其中“推”字也可用“敲”字,正在用手做推敲的姿势时不觉冲撞了韩愈的行轿。韩愈得知缘由,考虑了一会对贾岛说,“推”字音义浊重,不如“敲”字更能传达当时意境。确实,“敲”字在极静中写出声,有衬托之妙。 唐代僧齐已有一首《早梅》诗云:“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校开。”郑谷见之,说;“数枝非早也,未若一技开。”后僧视郑为“一字师”。 元代有个著名诗人叫萨都拉,曾写了一联诗云:“地湿厌闻天竺雨,月明来听景阳钟。”后听了一老人的意见,把上联的“闻”字改为“看”,全句顿时生色不少。大家知道,诗的意境讲究调动读者各种感官来体会。此句上下联一“闻”一“听”,不但相重,且不能使视听互衬,声色辉映。改一“看”字便有了视觉之景,听觉之声,意境更加完美。 古人既然如此注意炼字,我们读诗当然要注意字的表现力。前些部分以举过不少例证,如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中的“压”“低”等字,郑燮《竹石》中“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咬”字,韦庄《陪金陵府相中夜宴》中起句的三个“满”字等等。 几乎对每首诗中的某些用字都值得推敲,但推敲时一定要仔细品味诗人用字的表现力。再举一例:白居易的《暮江吟》首句为“一道残阳铺水中”。用了一个“铺”字。至少可以使我们想到以下三个妙处。一者言其残阳漫江之广;再者状出红日西沉,已落江面,光照之角几乎与江面重合,这才有平铺之感;三者写出光照的强度已由白无直射的强烈转为日暮斜射的柔和。“铺”使人联想到柔软波动的絮被,恰与荡起涟漪的江面吻合。如果用“洒”就缺乏整体感了。 (九)品味音韵和谐 我们读古诗,尤其是律诗和绝句,往往感到铿锵悦耳,节奏和谐,有一种音韵上的美感。古人讲吟诗,可见诗必须读出来才能体会它的美感,这种美感来源于句式上的整齐,声调上的平仄,节奏上的和谐。至于词,本来就是可以唱的,当然有很强的音乐性。 诗歌和其他文学形式不同,尤其是古诗,都寻求有整齐的句式,从《诗经》中的四言到唐诗中的七言排律,句式都很整齐,读起来就有一定节拍,显示出一种音乐性。如“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相鼠》)两字一节,四言一拍,节奏非常鲜明。再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二二三式的七字句,七言四拍,读起来也很和谐。但有些古诗每句字数并不象律诗那样整齐,但一样使你感到节奏鲜明,显出一种和谐的音乐美。比如李白的《将进酒》,这本来就是东汉乐府曲调,句式虽比较灵活,但决不杂乱。句首“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幕成雪。”三七七构成一句,两句相对,有极鲜明的节奏。有时长短参差的句式不但不会破坏音乐性,反更使句式错落有致,显出特有的韵味。如杜甫的《饮中八仙》。有兴趣不妨一读。 有时诗人用短促的句子还和他要表达的感情有关。如清代诗人张沙白的《太白墓》:“明皇顾,宫奴怒,玉环妒。四海飘零七尺身,千古才名三尺墓。……”起篇就用三句短促的节奏,三句连韵,准确的表达出作者的激愤情绪,概括了非常丰富的史实。 诗句的音乐性还来源于声调的平仄。语言显得铿锵悦耳主要在于用字平仄的对应上。请看下面这一对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读来觉得和谐悦耳、朗朗上口,再来考察一下字的平仄,应是:仄仄平平仄,平手仄仄平。可见上下句,字字在平仄上都是相对的。(还可试析“海阔凭鱼跃,无高任鸟飞。”)当然对句在平仄上并不要求每字都对,但规定的字必须相对,这样才能保证诗中音韵的和谐。(参见附录二诗词简要知识)古诗词的平仄和押韵是比较复杂的一项专门知识,对于中学生来说无须掌握,我们只要能体会到诗词中音韵的和谐就行了。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免费教育资源网(http://ttshopping.net/)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