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这两个组织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正确理解这两个组织,有助于我们认识这两个组织对当前国际经济发展的作用,以及我国与这两个组织的关系。
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相同点
首先,两者产生的背景相同。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至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实行“金本位制”,这是以英镑为中心,以黄金为唯一基础的国际货币制度。在“金本位制”下,汇率是以各国货币单位的含金量之间的比率来确定的,因而它具有相对稳定性。后来,由于英国经济地位的下降和资本主义各种矛盾的激化,特别是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冲击,“金本位制”彻底崩溃,各种货币危机(如美元危机、英镑危机)连绵不断,使国际金融关系经常处于混乱之中,国际金融领域已不具有相对统一和相对稳定的货币制度。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资本主义各国间的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美国取得了政治、军事、经济上的压倒性优势和霸权地位。在美国的积极干预下,美、英、法等44国于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举行了国际货币金融会议。国际货币金融会议期间,一致通过了《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的最后决议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根据协议,1945年12月又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这两个组织。
其次,两者的性质相同。两者都是经营国际金融业务的政府间的国际金融组织,从事会员国之间的金融业务;都是于1947年纳入联合国体系的专门机构。
再次,两者运作方式相同。两者的基金来源皆有一部分是会员国认缴一定的基金份额,基金份额多少一般根据各国的经济和财政力量来确定,其中美国最多,认缴金额占20%。会员国借款基金的数目以会员国所缴金额的比例确定,但累计不得超过本份额的125%。为了更有效地发挥两个组织的作用,1970年创设了“特别提款权”,作为会员国原有提款权的补充。借款基金份额的大小,又根据一国的货币储蓄、外贸数额和国民收入来确定。组织机构的理事会是最高权力机关,由各会员国派正副理事各1名组成,每年召开一次会议。负责处理日常事务的机构是执行董事会,由24名执行董事组成,其中5名由掌握股份最多的国家担任,不参加选举,其余19名由其他会员国的理事按地区组成19个选区产生,每两年选举一次,其中沙特阿拉伯、俄罗斯和中国均单独组成一个选区。参加世界银行的国家首先必须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会员国,否则不能加入世界银行组织。
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的不同点
首先,两者的目的不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为了协调国际货币关系而建立的。其宗旨:一是向会员国提供短期(3~5年)贷款,协助解决其国内经济困难,以平衡其国际收支的逆差;二是促进国际间的货币合作,维持国际经济的稳定。世界银行是一个主要协调对发展中国家长期贷款和投资而产生的国际金融组织。其宗旨是对会员国提供长期(一般为50年)贷款和投资,以促进发展中国家资源的开发和经济的发展,促进国际贸易长期均衡增长及国际收支平衡的维持。
其次,两者的作用不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的防范起到了积极作用,在指导会员国摆脱国际收支困境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如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该组织向泰国、印尼、韩国提供了1000多亿美元的贷款,使之减轻和摆脱了国际收支的困难状况,使东南亚经济秩序得以恢复正常。世界银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通过对发展中国家的会员国政府或政府担保的私人企业提供贷款和技术援助,对发展中国家的基础工业以及农业的发展起了良好作用。如中国自从1981年起,多次获世界银行的贷款,在西部大开发、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教育事业的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总之,尽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具体的作用和目的不同,但两者互相配合,形成合力,在国际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