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繁體
郑重申明:本频道内容均由中国高中生网(www.gzs.cn)友情提供!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频道总分类:
您当前的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 -> 学海遨游 -> 抛砖引玉 -> 文章内容 退出登录 用户管理
郑重申明:
本频道内容均由中国高中生网(
www.gzs.cn)友情提供!

中国古代史“原因类”问题解答技巧

佚名  www.gzs.cn  2006-6-4 0:33:42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中国古代史知识点纷繁复杂,许多同学在解答中国古代史“原因类”问题时感到十茫然,不知如何下手。究其原因,主要是同学们没有把古代史知识消化,整理成知体系。中国古代史看似复杂,实则简明,它主要由三大块组成:政治、经济史、文化史。政治史包括中国古代政权沿革、政治制度演变、治乱兴衰、重要政治人物、农民起义、变法改革,也包括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等;经济史主要包括各时期的经济政治、重要经济活动、经济发展状况(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等;文化史主要指科技、教育、文学艺术、宗教、哲学、史学、体育等。我们在回答中国古代史“原因类”问题时,都应从政治、经济、文化的角度加以全面析,不能只局限于某一方面。因为三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不是孤立存在的,经济决定政治;政治是经济的集中反映,政治反作用于经济和文化;而言语论又是一定时期政治和经济在意识形态里的反映,同时它又反作用于政治和经济。因此在析某咱政治现象产生的原因时,必须要从经济和文化的角度去析,在析某种经济现象或文化现象产生的原因时,也必须相应地联系其他两个方面历史卷。下面略举3例加以说明。
    例1(1996年高考第47题)概括指出并结合史实简要说明唐朝文化灿烂辉煌的原因、唐文化的特点和历史地位。
析唐文化灿烂辉煌的原因时,如果你只从文化本身的角度支析,就找不出真正的原因所在,当你从政治和经济的角去析时,你的析才会全面透彻。我们来看看第一问的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原因:政治稳定(概括):全国统一,政治相对稳定的时间较长(说明)。
    经济发达(概括):农业、手工业、商业全面繁荣,出现了盛世景象(说明)。
    对外开放(概括):和朝鲜、日本、印度、西亚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说明)。
    例2 简要析清朝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
    【参考答案】原因(1)封建社会中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的自给性,阻碍了社会工,难以形成完全意义上的商品生产。(经济方面)
    (2)封建制度的严重阻碍。清朝统治者实行农抑商政策、闭关政策,设立关卡,征收重税,限制了手工业生产规柳暗花明的扩大;统治者残酷剥削农民,削弱了农民的购买力。(政治方面)
    (3)清朝加强皇权,大兴文字狱,使资本主义发展缺乏必要的民主政治环境,八股取士培养不出务实的科技人才。(文化方面)
    例3   汉唐封建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是什么?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参考答案】汉唐时期出现了“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盛世局面。
共同原因是(1)汉唐都是在结束战乱、社会趋向统一安定后,社会经济才得以恢复和发展的。(2)汉唐前期君主都很注意吸取前代教训,调整统治政策,轻徭薄赋,发展生产。(3)汉唐前期都非常不注重改进生产技术,如采用犁耕法和耧车、曲辕犁、筒车等新生产工具。(4)汉唐都重视兴修水利。(5)汉唐前期统治者都注意要正确处理民族关系,既坚决反击,击退经常侵扰中原的少数民族,又积极开展同各民族的友好交往和经济文化交流,促进边疆的开发和经济文化发展。(6)汉唐前期统治者都实行了开放对外政策,积极开展对外交流。(7)劳动人民的辛勤劳。
    启示:(1)国家统一、社会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同时经济的发展又反过来促使国家的统一和社会安定。(2)正确的政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3)采用先进的科技和生产工具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4)处理好民族关系、积极开展对外交往也是经济繁荣的重要因素。(5)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要力量。
    从以上三道问答题的案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关于文化方面的问题,因答时需要从政治和文化角度去析;关于经济方面的问题,回答时需从政治和文化的角度去析;关于政治方面的问题,回答时需要从经济等角度去析。如果同学们掌握了古代史基本知识,吃透了相关内容,把握了政治,经济和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并能熟练地运用这一技巧那么,解答这类题时就会游刃有余。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免费教育资源网(http://ttshopping.net/)

录入:lzx5206 [] [返回] [打印] [收藏]

上一篇:学好物理的诀窍  下一篇:考试答题技巧

图片欣赏
频道推荐
· 2006年高考(陕西卷)英...
· 2006年高考(上海卷)语...
· 2006年高考(四川卷)语...
· 2006年高考(福建卷)数...
· 2006年高考(福建卷)数...
热 图
本类最新文章
· [组图] 2007年语文第10...
· [组图] 2007年语文第10...
· [组图] 2007年数学(理)...
· [组图] 2007年英语第10...
· [组图] 2007年英语第10...
· [组图] 2007年英语第10...
· [组图] 2007年英语第10...
· [组图] 2007年英语第10...
相关链接
· [图文] 中国高考进入最后冲刺期 考生家长亦受煎熬 (图)...
· 中国民用航空学院2006年起更名为中国民航大学
· 中国医科大学:2006年专业志愿分配无级差
· 中国传媒大学2006年计划在内蒙古招生25人
· [答疑]中国地理综合练习题
· 中国水土流失问题导练
· 习题:全面透视2004年中国外交
· 中国近代现代史知识检测(二)
· 《中国古代史》综合训练(一)
· 《中国古代史》综合训练(二)
推荐信息
· [组图] 2007年语文第10套高考... 11-04
· [组图] 2007年语文第10套高考... 11-04
· [组图] 2007年数学(理)第9套高... 11-04
· [组图] 2007年英语第10套高考... 11-04
· [组图] 2007年英语第10套高考... 11-04
· [组图] 2007年英语第10套高考... 11-04
· [组图] 2007年英语第10套高考... 11-04
· [组图] 2007年英语第10套高考... 11-04
· [组图] 2007年数学(文)第9套高... 11-04
· [组图] 2007年数学(理)第10套... 11-04
· [组图] 2007年数学(理)第10套... 11-04
· [组图] 2007年数学(理)第10套... 11-04
评论 [更多评论...]
用户名
分 值 100分 70分 55分 25分
说 明
 

(注“”为必填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