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都说当今是信息时代,而极大部分的信息来自于媒体中的报纸。中学生读报,不仅了解掌握信息,还可从中汲取语文学科的营养,从而丰富、提高自己。
语文学科不同于理科,它以一篇篇课文组合成单元,一篇课文就是一个例子,就是一个单独的情景。这决定了学习语文要靠平时积累,要靠学中有“悟”。平时的阅读写作受时间限制,不太可能应付长篇巨著,而报纸则能起到短、平、快的作用。报纸信息量大、周期迅速,确实可给有志于语文学习的莘莘学子起到知识积累和叠加的补充。
学生读鲁迅作品,注释中关于邵洵美的注解一句话带过。而读报则可了解到:邵洵美晚年在狱中请贾植芳出狱后澄清两件事:一、1933年宴请英国作家肖伯纳,由邵出钱在“功德林”设宴,出席者有蔡元培、宋庆龄、鲁迅和邵洵美等,但当时新闻报道没有邵洵美的名字。二、鲁迅说邵洵美的文章由人代笔,这是误会。这样便还历史的真实面貌,比较客观。
报纸由新闻、言论、副刊和广告组成,除广告对于学生较间接外,其余均可根据各人情况各取所需。读各类新闻,除了解信息之外,就阅读写作而言,就有不少东西可以借鉴。如新闻报道的角度,提问题的切入点,都可以启迪我们的思维。再说新闻写作讲求“五个W”,这正合我们记叙文写作中的“记叙文六要素”。再比如标题,报纸为了受众的需要,往往做到到位、醒目,这对我们思考问题和阅读写作大有裨益。你不妨可以做这样一个实验,拿张报纸把报道文章的标题盖住,先读文章,然后“掩卷”思考,该如何起标题,最后将你的标题与报上标题对照,几次下来,你的概括能力还有文字表达能力定会提高。当然主要收获还远不止这些,因为你们思想得到了锻炼,久而久之,你会发现,你正趋于老练与成熟。
去年有位考生写“我想唱首歌”一文,取材于伊朗连体姐妹做分头手术的材料,情感真切,从众多的应试文章中脱颖而出。该段用了新闻写法:2003年7月7日,16时30分,我取报纸,为姐妹俩手术担心,姐妹俩都愿意把生的希望留给对方,这是多么美好的心灵!7月8日,读报,手术遇到麻烦,为她们祈祷再祈祷。7月9日,姐妹俩的微笑已成永恒……我真的想为这对姐妹唱首歌,一支含着泪水唱出的美丽哀婉的歌。也许,这也是全世界知道这对姐妹的人心底最想唱的歌,这是一首以死为代价的追求生命的歌……
对于言论,那借鉴可能更直接些。有些言论本身就浓缩了整份报纸的精华,可以由此了解并学习作者看问题,分析事理的立场、观点,乃至文化底蕴。不少学生读完短小精练的评论文章后,认为课本上的议论文教材固然优秀,但报上的评论离我们更近,时效性更强,从写作角度讲,更容易学到东西。
至于副刊,科普、人文、生活等几乎无所不包,可以引起学习兴趣,激发读书潜能。不论是科普性的,还是文艺性的,对你的阅读与写作都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