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点建议: 一、避免专业单一化,注重其他知识的涉猎 前不久,国家出台的《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市场对单纯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正逐渐减小,外语专业必须从单科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向宽口径、应用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要具有广博的文化基础,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这一点尤其适用于英语及日语等“大语种”考生。对于他们而言,知识结构一定不能过于单一,而今各大学的不同专业均加强了对本专业学生学习英语的要求,很多非语言专业的同学毕业时手中已经拿到了英语八级、日语一级甚至是托福的成绩,这在很大程度上对英语、日语等专业的学生带来就业的压力。因此,一定要在学好自己专业的同时,注重学习其他的专业知识及技能——比如金融、法律或者计算机等。“只要外语好,工作不用愁”的局面已成昨日黄花。外语是求职的必要条件,却非充分条件。也许4年的外语学习可以让同学们技高一筹,但很多工作需要的不仅仅是这一点。没有其他的知识来填充自己,我们不过是一部‘快易通’而已。” 二、重视第二外语的学习,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作为一名学习小语种专业的学生,我对此深有体会。建议小语种的同学一定不能忽视英语的学习。毕竟这个世界还是英语的“天下”,掌握一门小语种确实可以为我们的未来就业增添不少的筹码,但最起码的英语也是我们不可缺少的硬件。如果学有余力,还可以再选修一门小语种,只有做到双语或多语兼备,才能成为真正的外语类人才。 三、了解专业走向,不盲目跟随潮流 小语种专业相比于英、日语类专业的考生而言,其就业状况目前相对较好。但对于小语种中的“熊猫语种”如塞尔维亚语、豪萨语、斯瓦希里语、普什图语等来说,虽然学习该语种的人数非常少,甚至让你连竞争对手都找不到,但它使用范围和就业途径也很有局限。这些“熊猫语种”的需求量更多取决于国家部委编制、对象国引资投资情况以及双边外交关系等,所以它们大多是隔几年才招一次。因此,有志报考该类专业的考生,应该多方面了解该语种的就业方向及市场需求,避免盲目跟风。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