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信息 填报志愿前,须收集以下信息:本地区的招生计划,与往年相比招生人数有什么增减;拟报院校及专业最近三年的录取分数线;考生高考成绩在班级、学校、地区所处的位置,这是考生竞争实力的重要标志;你是否符合加分条件;有关招生院校及专业的其他信息,比如年龄、性别、学科(文或理)以及身体条件方面的限制等。 以上信息一般可通过网络和高校招生咨询会等渠道获取。 提前录取 按教育部规定,军事、公安武警、体育、艺术等高等院校采用提前单独录取的办法。提前录取一般采用“一次投档”的方式,即凡是第一志愿报考提前录取院校的考生,只要考试成绩进入最低控制分数线,其档案材料全部一次性提供给这些院校,由学校审查录取。提前录取结束后,未被录取的考生档案全部退回招生办,重新整理后,参加下批提档,不会影响以后各批院校的录取。 可见,考生如报考了提前录取批院校,等于增加了一次被录取的机会。 重视“一志” 据统计,重点大学第一志愿的录取比例在95%以上,一般院校第一志愿的录取比例在80%左右,由此可见第一志愿的重要性。 鉴于第一志愿的重要性,考生、家长有必要对拟报的院校列出一个候选名单,再根据收集掌握的各院校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对照考生的成绩逐一筛选,得出各批次的第一志愿院校,切不可不经推敲就盲目填报。 拉开梯度 有的考生第一志愿没有被录取,而第二、第三志愿与第一志愿又没有足够的梯度,就可能造成“一落到底”的局面。所谓院校之间的梯度,一般是指学校录取分数线的差距,这个差距是由学校的办学实力、知名度、招生计划数、学校地理位置等因素决定的。因此,在报考第二、第三志愿时,要特别注意了解院校的有关信息,尽量不报热门院校,更不要报明确表示不招第二志愿的院校。一般来说,第二志愿应选择那些地理位置相对偏僻但办学实力不俗的院校,或是名气不大但某些专业很有特色的院校。而且,选定一所自己还能够接受的学校,入学后狠下工夫,将来还有机会考名牌大学的研究生。 多重保险 录取工作大体分为三批进行,即“一本”“二本”和专科。每个考生在每批录取院校志愿栏内可按顺序填写两个学校,再填两至三个平行的参考志愿,每个院校还可填报两个专业。每一批录取结束后,未被录取的考生档案全部退回招生办,重新整理,从高分到低分排队,参加下一批录取。因此,凡有一定竞争能力的考生,都应全面认真地考虑三个层次院校的志愿,将所有志愿栏填满,争取更多的机会。 服从分配 在考生志愿登记表中,每一批志愿栏下面都有“如上面填报的院校未被录取时,你是否愿意录取到其他院校”一栏。设置该栏的目的是为了增加部分考生被录取的机会,减少“死档”的出现,也解决了部分院校在录取中由于志愿内生源不足的困难。许多考生对这一栏不够重视,随意填写或干脆什么都不填,这样也许就失去了很好的机会。 所谓“服从分配”,包含两个意思:一是当你所填的院校未录取时,是否同意分配到其他院校;二是当你的档案被某所大学调入后,你所报的各个专业均未被录取时,你是否同意分配到其他系科学习。如果填了“同意服从分配”,你就多了被录取的机会。因此,每个考生都应慎重对待。 考虑学费 现在,高校每年收取的学费一般在5000元左右。总的来说,读艺术院校花费最大,读军事院校、公安院校花费最少。因此,考生在选择志愿时,应该考虑到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 准确填报 考生选定志愿后,必须填写考生志愿表。填表时,应按以下步骤进行:先打好草稿,把第一、第二、第三志愿排定;将修改拟定后的内容仔细工整地抄在志愿表上,尽量避免错别字和遗漏;对照草稿反复检查,直到准确无误才交上去。 (张 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