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地址列表
|
>文件大小:336 KB |
>下载次数:0 |
|
|
>更新时间:2010-05-07 13:06:23 |
|
|
免费下载
|
|
|
广告
| |
|
不能下载请报告错误,谢谢 |
|
|
|
简 介 |
例3:下图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降雨量与径流量关系图,读图回答(1)~(2)题。 (1)同一土地利用方式下,对地下径流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A.坡度 B.植被覆盖率 C.降水强度 D.地面反射率 答案:D 点拨:不同坡度地表径流速度不同,下渗量不同,地下径流不同;植被覆盖率高低影响地表径流流速和下渗量,从而影响地下径流;不同降水强度,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量不同;地面反射率不直接影响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 (2)由图可知,甲、乙、丙三种土地利用方式中,对地表保护程度的高低排列顺序是 A.丙>甲>乙 B.乙>丙>甲 C.丙>乙>甲 D.甲>乙>丙 答案:C 点拨:地表保护程度好,植被覆盖率高,大量截留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使地表径流变化比较平缓,表现为不同降雨量情况下,径流量变化不大。 例4:读下图,回答(1)~(2)题。 (1)该图反映了地理环境的 A.整体性特征 B.从赤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 C.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 D.垂直地带性规律 答案:A 点拨:该图反映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关系。 (2)下列叙述中,属于P环节的是 A.降水多集中夏季—河流有夏汛 B.植被破坏严重一易形成红色沙漠 C.高温多雨-有机质分解快,积累少 D.山区坡陡—河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 答案:C 点拨:P环节反映气候对土壤的影响,在亚热带季风气候下,气候高温多雨,有机质分解快,积累少,红壤发育,土壤有机质含量低。
|
|